第554章 君臣之义
御书房内,青铜灯盏中的火焰微微摇曳,将秦寿的身影拉得老长,投在绘有山河图的屏风上。-4·0¨0!t+x_t?.*c~o¢m,他手中那份李儒刚刚呈上的密折重若千钧,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好一个'合法买卖'!“秦寿突然将密折摔在紫檀案几上,惊得侍立在侧的太监总管王德浑身一颤。“关中七成良田尽归朝臣所有,这就是他们给朕的太平盛世!“
太子秦承乾连忙上前:“父皇息怒。李大人这份密报可属实?儿臣记得顾大学士在朝会上常说家中仅有薄田百亩“
“百亩?“秦寿冷笑一声,从案几抽屉中取出一本蓝皮册子甩到太子面前,“你自己看!顾雍在蓝田县独占良田五百顷,其族人名下更有上千顷!还有贾诩、钟繇这些朕的肱骨之臣,哪个不是坐拥万顷良田?“
荀攸与周瑜交换了一个眼神。荀攸脸上露出一丝尴尬,荀氏在关中也购买了不少的土地,荀攸名下也有不少。
周瑜轻咳一声:“陛下,最棘手的是麋氏、甄氏这些商贾。他们以金银开道,不仅买通地方官吏,更与朝中大臣结成利益同盟。第一看书蛧 已发布蕞芯漳劫密报显示,仅麋氏一家,这两年就在关中收购了八百顷上等水浇地。“、
麋竺、芳兄弟二人是有名的大商人,名下的土地更多,甄氏有甄宓在,能买到上等的土地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闷雷声由远及近。秦寿走到窗前,望着被暴雨冲刷的宫墙,声音低沉得可怕:“前朝是怎么亡的?不就是土地兼并,民不聊生!如今这些蛀虫,是要把朕的大唐也推向万丈深渊!“
“陛下,此事需从长计议。“荀攸拱手道,“牵一发而动全身。朝中大臣多与世家大族有姻亲关系,若贸然动手,恐怕有损陛下圣明。“
“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秦寿转身,眼中寒光闪烁,冷哼道:“但正因如此,更要快刀斩乱麻。传李儒!“
内侍转身力气,荀攸脸上的尴尬之色更浓了。、
“公达,朕也没说不让你们买土地,但你们买的太多了吧!若是加上封地,你们要那么多的土地干什么?”秦寿看了荀攸一眼,在名单上,荀攸也是在前列的。
“臣死罪。”荀攸脸皮发红。
三更时分,雨势渐小。左都御史李儒匆匆入宫,官袍下摆已被雨水浸透。_j!i′n*g·w,u′x·s+w~.¨c_o,m*听完皇帝旨意,这位素以铁腕著称的能臣也不禁变了脸色。
“陛下要臣清查关中所有土地?这.恐怕会激起朝野震荡。“
“朕要的就是震荡!“秦寿一掌拍在案几上,茶盏跳起寸余,“明日早朝,朕要宣布成立'清田司',由你总领,太子协理。三个月内,朕要看到关中每一寸土地的归属明细!“
李儒深吸一口气,瞥见太子苍白的面色,硬着头皮道:“臣斗胆请问,若查出朝中大臣名下田产超额“
“先查,查了之后再说。”秦寿皱着眉头说道。
实际上,面对这么多的臣子,秦寿心里面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秦寿正伏案批阅奏章。忽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老太监王德弓着身子进来,低声道:“陛下,蔡国丈入宫了。“
秦寿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眉头皱得更紧了:“蔡卿这个时候入宫做什么?“他放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宣。“
不多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宫人搀扶下缓步而入。蔡邕虽已年过七旬,但一身素袍整洁如新,腰背挺得笔直。只是那双曾经能辨琴音微妙的手,此刻正微微发颤。
“老臣参见陛下。“蔡邕欲行大礼,被秦寿快步上前扶住。
“国丈不必多礼。“秦寿亲自搀扶老人入座,转头吩咐内侍说道:“去取朕珍藏的蒙顶甘露来。“
又对蔡邕温声道:“国丈年事已高,有什么事让下人传话便是,何必冒雨前来?“
这位老丈人虽已致仕,但在朝野上下仍享有极高声望。
蔡邕接过茶盏却不饮,苍老的目光直视秦寿:“老臣听闻陛下要彻查关中田亩?“
秦寿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他转身走回御案后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密折,点点头,说道:“看来钟繇他们的动作比朕想象的还快。
他顿时明白,蔡邕这次来见自己,肯定是几个重臣的意思。
蔡邕心中一阵苦笑,当即颤巍巍从袖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