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绰,早上孙大娘家吃了,“知青点也一样,吃饱了就行。”
顾城也没再搭理他,拿上四个水壶就出去了。
“许夏,你们还去刘木匠家定箱子吗?”李秀红想趁着休息时间把事办了,“他家这会估计人都在。”
“要去的。”许夏赶紧回答。
“行,等顾城同志回来,我领你们一起去。他家就在村东面,不远。”
李秀红等人齐了,就带他们过去,“刘大叔,新知青想找您定个箱子。”
“快进来,他们爷仨在屋里做木工呢。”刘婶子热情招呼,“知青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今天上午上工的时候,就看见新来的四个知青穿着条件都不差,还想着晚上去知青院推荐推荐,没想到中午他们就过来了。
许夏他们走进去,屋子墙角已经堆了一排木制家具,旁边的木架子上还摆着小手工。
“现在做好的木箱子有两个,木盆有三个,跟老知青们用的一样。如果要,现在就能给你们送到知青院去。”刘婶子介绍。
还挺会做生意啊,知道有新知青来,提前备着。许夏心里称赞道。
许夏看了一圈,“您这还有铺床的凉席子吗?”
这东西不好拿,就没带来。天气热了,不能总睡在棉被上。
“有,不过是冬天做的,就两张。现在麻草没长老,编不了。你们还要,我就帮忙在村里问问,也有两三家会编这个。”
“那我要一个箱子、木盆,一张凉席。”许夏早就计算好要买什么了,“还有这个马夹和小箱子。您给算算一共多少钱。”
“许夏,你都选好了?”曹建华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进来就在看三人干木活,“刘婶子,我跟她要的一样,就行。”
不知道需要什么,照着抄就行了,反正女同志心细。曹建华还美滋滋的,不用动脑多好。
冯丽丽听见许夏选的东西挺全的,而且这里的其他东西自己也看不上,“我也跟她要一样的。”
“我也是。”顾城还拿着架子上的小摆件在看。
合着就她一个人在这认真思考和挑选,其他人就光捡现成的啊。许夏心里吐槽。
刘婶子听见他们都要那么多,高兴坏了,“大箱子小箱子都安了铁锁片,两个15块钱。凉席5块,木盆马夹不值什么钱,一共给20块钱就行了。你们一起买的那么多,婶子肯定给你们优惠点。”
“木箱子还有两个没做好,要再等个一两天,凉席也要去问问其他人有没有。两个男知青就先付个5元定金。”
顾城听完也同意了,就把定金递过去。许夏他们三个人也赶忙把钱递给刘婶子。
“你们仨赶紧把知青需要的东西装独轮车上,给送过去。”刘婶子边数钱边交代。
零碎东西放在大箱子里,两个箱子用绳子绑在独轮车上,刘家父子三人推着车就走了。
“没问题了,你们再需要什么小物件,都可以来找你刘叔做。”刘婶子热情地送他们几个出门。
“我们以前来这,刘婶子可没这么热情啊。”李秀红走在路上调侃着。
回到知青点,众人也帮忙抬进去放好。
“如果有什么问题,上我们家找我爹就行。”刘木匠家的小儿子还稍微活跃点,“顾同志,这小摆件是我闲着无聊做的,也不是什么值钱东西,送你了,还省得我爹说我不务正业。”
刘根生放下摆件,就跑了。顾城只能在后面道了声谢。
许夏把行李都放进箱子里,也没精力整理。躺在床上,浑身都舒坦了。
还是躺平爽啊,什么都不用想不用干,许夏放松下来,不一会就进入梦乡了。
中午休息,就是为了下午再出力的。等干了一天活,新知青都有了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