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知青点,许夏拿着白糖到孙大娘家。
“夏夏过来啦,绿豆汤我都煮好盛出来了。你看看,这绿豆都煮出沙了。”孙大娘说着就打开盖子。
“挺不错的,孙大娘您手艺好。”
“快别夸了,这点活谁都能干。厨房热,出去和俩孩子玩吧。”
听到下工的锣声,许夏等了十来分钟就去了厨房,“他们马上回来了,我先把绿豆汤给盛出来。”
许夏拿出两个碗,倒了自己带来的白糖,盛上绿豆汤搅匀放在一边。又盛了两碗,这次就没有再放。
许夏看见他们都洗漱好了,就喊道:“今天熬了绿豆汤,先来喝碗吧。”
许夏先递给了曹建华和冯丽丽,然后才是顾城和自己的。
“夏天跟绿豆汤绝配,要是再来点冰和白糖就好了。”曹建华喝着还不忘抒发意见。
顾城听他这样说,才反应过来许夏单独给自己加糖了。含笑地望着她,心里也甜滋滋的。
许夏看见他这样,就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发现了,赶紧低头吃饭。
“我记得咱们没给孙大娘绿豆,许夏,这是你买的吗?”曹建华问。
“我让孙大娘换的。马上麦收了,喝点绿豆汤去暑气。”
“我俩都要喝,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出钱。多少钱买的,我们分摊一下。”顾城也不愿意许夏一个人花钱。
冯丽丽听着这话,好像没带自己,“我也分摊点。”
“比供销社贵一毛,五毛钱一斤,换了五斤。”
“你俩一人出五毛,我和曹建华出一块五。”顾城说完就把钱掏给许夏。
他和曹建华对于这些零钱,是真的没分那么清楚。
冯丽丽也把五毛钱递给许夏。
四人吃过饭,没想到回知青点就听到不算太好的消息。
刘向国把四人叫到院子里,通知大队长下达的任务。
“顾城和曹建华明天开始,就跟着我们男知青一块干活,到地里再给你俩分收麦子的地方。”
“许夏和冯丽丽,就跟着女知青干。你俩打猪草就先暂停了,大队长说现在麦收要紧。”
“今年还跟往年一样,早上五点开始上工,十二点下工。早饭你们就让孙大娘送过去,大家都是在地里吃,不回来了。”
“中午可以在地里休息,也可以回来休息。下午两点半上工,要到晚上八点下工。”
“其他时间,你们也可以割麦子,这是按照收割数量来给工分的。”
许夏听完这个上工时间,也没有太意外。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在老家,农忙时,村里人也是早出晚归的。
但那个时候有机械,现在是纯人工。
冯丽丽听完这个时间,顿时不愿意了,她已经休息好几天了,再这样劳动,肯定受不了啊。
“可以请假吗?”
“没有特殊情况,都要去上工。你就是挣不了几个工分,也要在地里。”刘向国知道冯丽丽不缺那点工分,但特殊时候,也要听从安排。
冯丽丽没办法,只能去找苗银凤商量。
刘向国看他们没其他意见,也回去休息了。
曹建华看他离开,瞬间就趴在桌子上,“我这才刚休息两天。”
他和顾城就上午干半天活,下午基本放养了。
“现在是收小麦的重要时间,你坚持一下。”顾城也没办法说不去上工。
“许夏,大队长也没规定一天要干几个工分,你量力而行。”顾城还是有点担心她的,之前来下乡的路上,没走多远就体力不支。
“上工把藿香正气水和清凉油带上,以防中暑。”
“知道的,都是第一次麦收,你也注意点。带上草帽和手套,毛巾也备着。”许夏也叮嘱他要准备好干活的东西。
“你们俩人看看我行不行。”曹建华举手示意,自己一个大活人也在呢,怎么没人嘱咐我啊。
顾城和许夏对视一眼,才感觉有点抱歉,三人一起商量麦收要准备的。
冯丽丽回到屋里,找苗银凤说悄悄话。“麦收你找人帮我干行不?”
“不行的,麦收家家户户都重视,根本没人能偷偷溜出来帮你。”
苗银凤看她还这样着急,赶忙安慰,“你又不缺工分,上工你就在地里呗,干得少就少挣工分,现在也没人有这个闲功夫管你。”
晚上他们跟孙大娘说,需要送早饭的事,她也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