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乔双儿自己也是没有想到世上就有这么巧的事情。
她走的这一天能和张清元的新妇在这里遇上。
对她和那位娘子来说都是在奔赴新生活的路上。
巧了不是?
林婶儿不断的在看她的眼色,双儿感受到了。
并且对于林婶的上马车的建议她也拒绝了。
等下上车又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奔波,能在地上活动的时候尽量活动活动。
林婶的年纪大了,她其实现在也觉得她有点冒险了。
在这之前她也不知道路上会这么辛苦,心头不免有点后悔。
因此照顾林婶更加细心起来。
至于张家的事,她现在想起来有一种千帆过尽的苍茫感。
无爱无恨无忧无惧。
一切都再无干系。
她现在在意的是林婶和芸姐儿的身体,以及祈求这一路风平浪静,平平安安的到达正定。
对面的这位,她祝她所求皆如愿,此行化坦途。
其余的,无感。
乔双儿所在的商队停留的早,所以出发的也早。
一行人再次上车,马车辚辚,把旧事和新人都慢慢的抛远。
林婶儿从上车后就一直觑着乔双儿的神色,她说她不在意,林婶儿口上说着相信了她的话,心里不知道在琢磨些啥,看她的眼神跟那小白菜地里黄似的。
乔双儿解释的累了也就放弃了。
她自嘲的告诉自己,就当是转移林婶的注意力去了,没见林婶上车后再不喊无聊了。
那双眼睛转的飞快,现在不知道联想到什么地方去了,那手还在空气里比划着什么,看的乔双儿忍笑不已。
出了临安城的这条路直走,大半天之后马车驶上了个分叉路口。
许是听她们沉默的太久,前面好难出声的林忠带着他的科普出声了。
果然,一听他说这个分叉路是一南一北两个方向后,林婶立马精神了,仔仔细细的问了起来。
乔双儿就抱着孩子在后面听他们对话。
原来这个分叉口是临安城一南一北的交汇点。
往南就是府城方向,一路往下就是吴越等地,越往南走就越富庶;而这背道而驰的方向就是双儿她们此行要去的地方--北境。
与南方的富庶相对的,北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苦寒,是漫天的风雪和无尽的寒冷。
乔双儿此刻才了然,她们为何会遇上张清元的新嫁娘。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真是巧,她们若是再行快一点,或者对方再慢上那么一步都是遇不上的。
有点像命运的安排,不早不晚,刚刚好,
耳畔传来孩子的笑声,双儿从凌乱的思绪里抽身出来。
那些都与她无关了,耳畔芸姐儿被林婶儿抱到车门处,撩起车帘给孩子往外面看,马尾巴慢慢的甩着,逗得芸姐儿开心极了。
说实话冬日的风景其实没什么看头,到处都是一片黄叶,树梢上光秃秃的,风从前面刮过来,脸上紧崩崩的。
可纵然是这样子,芸姐儿也喜欢上了车门处,双儿知道,孩子其实是无聊了。
可这马车上要什么没什么,连睡觉都觉得颠,只能由着她去了。
赶路的生活其实没什么可说的,走累了就歇,歇够了继续走,晚上她们有时能遇到驿站,有时借宿在农家,实在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就自己搭锅灶。
不得不说赶路的这半个月以来,乔双儿从刚开始的羞涩到现在的就算是出去小解也能面不改色,只能说环境对人的改造是最快的。
此时乔双儿正在帮着林婶儿搭灶生火,越往北走,气温就越低,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大家都会找点枯枝败叶来生活烧热水喝。
好在她们来时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会儿四人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芸姐儿头上还带着帽子,脖子上用厚厚的布巾裹着,确保只露出了一双眼睛。
伸手就冻的环境真的很考验人的意志。
好在林婶和乔双儿都是勤快人,车上老的老小的小,喝口热的人也舒服些。
所以自从进了这永州府,她们便走走停停的慢了下来。
商队早已经和她们分道扬镳了,人家只是从永州府路过,顺带捎她们一程。
如今一进永州府,商队自有自己的去处,她们找了个客栈好好休整了两天才出发。
反正路线的打听这些有林忠在安排,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