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你今日所说的朕已经都知晓了,不过在这里还有一份新的任务要交给你,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
赵构简单的激将法,就将眼前这个热血书生整得满脸通红。
“臣万死不辞。”
“好,朕想创办咱们大宋的第一份报纸,这个主编就由你来担当,不知道你能否胜任?”
这倒是一下子给他整不会了,也不是说古代没有类似于报纸这种东西,只是这个东西更多的像是一种政府的文件,为一种告示,但若是要想形成后世媒体那种,月报周刊日报这一类的则都是等到资产阶级兴起的那会儿了。
“还请官家明示,臣有些不懂”
“这个东西就相当于一个政府公文的连续剧,一张纸分为四个版面,头版是写关于朝廷政策的事情,中间去写有关金人的事情,后面去写朝廷官员之间的事情,当实际场所中间再加点商业的广告。”
“好像明白陛下是什么意思”
“现在地区传递消息也没有那么着急,你先把第一版的报纸做出来,一周一期,做成一个周刊,然后每周找个固定时间将报纸一两枚铜钱的价格,给街边的这些流浪儿童们,让他们将这些卖出去,这样一方面减少自己的成本,能够有所收入,也能够启发明智,增加民众的好学之风。”
“陛下此举,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件事情的影响力是不可估计的,这绝对会让天下优势在我们呀”
不愧是聪明人一点就透,陈东自然也看出这份报纸的威力之大,毕竟舆论高地就放在那里,你不占领敌人会占领,所以枪战话语的主动权也是非常重要,所谓师出有名,哪怕是后世美利坚那么嚣张,全球警察也要找一个相应的借口才能发动袭击,更不必说在古代名义大粪如天的时候,这边是更加重要的,毕竟兵书上也曾说过,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第一版主题开始,先写一下这两天发生的事情,着重写一写刘正彦苗圃,这些人的叛乱事情,尤其是对夏赫这种人斩首的消息,广为撒传,要让百姓们知道朝廷的决心,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
“在言语上是否要有什么必要的要求?”
陈东显然是不想因言论获罪,毕竟之前王安石变法他们搞新旧党争的时候,不少人都因为言论而获得了罪名,比较出名的,就是苏轼苏东坡的乌台诗案,这也就是他被贬到黄州团练副使的开始。
“没事儿,放心胆大的去写,不以言获罪,你还可以专门留一些版面征收一下读者来信,将它们的言论完完整整地放到板面上,你也可以去抒发一下自己的见解,与读者们进行一些互动”
毕竟,现在这个局面大肆搞文字狱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没有任何用处,一个政府是不会因为人民的言论而感到害怕的,如果一个朝廷会对底层老百姓的言论而感到害怕,那多半就是这个朝廷干了很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有一句话叫做问心无愧,自然也是适用的。
百姓们又不傻,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是一清二楚的,自己得到了好处,总不能昧着良心去骂别人吧,就像赵构天天强调忠君爱国,如果不给他们发响银,他们分分钟就会造反,毕竟你给他们画大饼,是一定要让他们吃到饼的,如果吃不到,那自然是要拿你开刀的,当你得到了一定的权利,自然是要尽到一定的义务,我们能做的是尽量的将蛋糕放大,而不是等自己上的公交车,就不在公交站牌上停站。
“臣一定会为陛下搞好这个报纸的!”
“你还可以专门再搞一个小板块,里面专门描写一下当前朝廷战争的趋势,前朝官员的不作为,当前经济的形势,各地的物价,这些能够打破地方保护的信息,也可以去多写一些。”
“臣明白。”
“行吧,朕就先封你礼部侍郎,去中书门下报道去吧,务必要想好,这个报纸可以由十几页共同组成的,尽量用大白话不要过于的打官腔,不要让老百姓看不懂。”
“遵旨。”
出来宫门之后,陈东满脸兴奋地走着,即使是大热的天,也丝毫不改内心的疲惫,此刻的他好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一样,他太明白了,自己简直就是这份工作的不二人选,没有人比他更加完美,更适合这份工作,他要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全部倾注于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