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皇注视着下方,看着自己的这些朝堂重臣们,他们都神色各异,眼神中各自也都透露着不同的情绪,可以看出有些是有紧张,也有不平,但是却也谁都没有率先步出开口。
“众位爱卿,今日早朝,朕倒是有几件事需与你们商议。”
金皇语气沉重,开门见山地打破了金殿里的安静,他低首看了眼,面前已然摊开的圣旨,昨天那些金烷告知自己的事情,他现在不得不用自己的名义去宣告下去。
众人纷纷低首,都在等待着金皇接下来要宣告的旨意。
金皇把圣旨交给了身边的喜公公,喜公公跪拜接旨后,转身快速的站起,他先是清了清喉咙,然后扫视了下圣旨上的内容,看到要说的内容,他的手不自觉的抖了一下,开口的声音也带上了点颤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金元二十一年,圣谕:以体恤连年灾情,民生疾苦、学识传播受阻之意,故特下诏:
一、遣散后宫除皇后外的所有后宫娘娘,命其各自返家,请各家妥善照料。皇后作为我朝的贤淑代表,则将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与朕一起维持皇宫的稳定。
二、派遣金旭迦皇子出使景城,教书育人,传播学识。皇子作为未来的金朝栋梁,应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帮助其他四城的臣民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为朝堂培养更多有用之辈。
特以此圣谕以令,天下共知。”
随着喜公公的所宣言的金皇圣旨内容的布下,早朝的气氛愈发变的无比诡异了起来。在场的除了金旭迦和金鹏达,其他在朝之人皆无比震惊,开旭丰更是脚一软直接跪了下来。
“陛下,您就只有三位嫔妃了,怎么能将她们遣散出宫呢。”
开旭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的率先说了话。
金皇看着开旭丰,一晚上没有睡觉的他,此时发出的声音已经嘶哑至极,但在外人耳中却感觉金皇今日的脾气实属不佳。
“爱卿,你身为朝臣,应当知道朕的苦衷。连年灾情,国库财政吃紧,百姓生活更是极为困苦。后宫里,朕以及皇后和娘娘们的生活虽非奢华之派,但连年的支出还是会让朕于心不忍。此次遣散后宫之举,定能节约甚多的银良,这些都可用于赈灾事务中,重建金朝盛世。朕的这个决定也属实是无奈之举,皆是为了造福百姓之意。”
“陛下英明,此举甚是为了金朝万家万户考虑,陛下能做出此举,堪称明君。”
金鹏达站了出来,他一副了然于心的神情,夸奖着金皇所做的决定。
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他大臣纷纷低头沉默,不再言语。这时他们已然明白,这根本不是金皇的决定,已经很明显是金城城主的意思了,而他们的陛下也已默默接受了被操控的命运。
梅麟站在一旁,眼中更多闪现着的是无奈之情,但他未开口说任何的话。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权利的斗争,无论是否合理,站在朝堂内的他们这些臣子都只有接受的命运。
金皇看着众臣,心里虽然也万分的悲愤,但面子上他必须把话讲漂亮的,既然无论如何都要执行这个旨意的话,那就必须是因为他这个皇帝自己体恤民情,而绝不可能是被任何人给威胁威逼下做的宣旨。
“陛下,老臣愿意代旭迦陛下出访四城传播学识。”
刘阁老开口了,但他没有为了属于自己家族的娴妃出言,而是第一时间希望能够保住金旭迦留在皇城的机会。
金皇看了眼阁老,说道:“派遣旭迦先出使景城,教书育人,传播学识。这也是朕深思熟虑的决定。旭迦皇子作为阁老的学子,被阁老院夸赞聪明睿智,是我国的瑰宝。朕希望他亲自去到民间,走进四城,将阁老们教给他的学识和才能传授给更多的有需要的人,可以培养出更多对朝廷有用的人才,而且阁老您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如何能够经历如此奔波的长途跋涉。”
此时,梅麟也走到了自己老师的身边,恭敬地说道:“陛下,儿臣明白您的苦心。儿臣愿意前往景城,为传播学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后他转向了阁老,诚心的说:“老师,您请放心,我一定能够肩负起父皇和您的期盼,一定会把这件事给做好的。”
金皇看着自己的皇子,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孩子现在在朝堂上能表现的越大气,就越能把他受制于人的窝囊面给隐藏起来。即使在朝的所有人,金朝的所有百姓都知道他受制于金王,但只要明面上,早朝上,他还是发号施令,也有人听他命令的,他就还是能自己安慰自己,他仍然还是这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