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母嫡姐。”
“姓易的国公?”卢家主一惊,“莫非是大司马安国公?”
“可不就是他?”太守目光在他们父女间流连一圈,意味深长道,“莫非你们招惹了易世子?”
“岂敢,岂敢。”卢家主矢口否认。
太守不以为意,话锋一转:“不过招惹了也无妨,易家就要大祸临头,自身难保了。”
“啊?”卢家主和卢小姐神色疑惑。
可太守却缄默不言了。
……
华亭县隐患虽然还未根除,但黄天教于华亭县的势力已经元气大伤,不成气候。于是除了必要的防备外,易玹便将重心放在了募捐修路上。
每逢募捐,都是一场漫长繁琐的扯皮。但易玹这里却十分特殊,不仅有丰源粮行、周氏砖窑这样的大户积极响应,还有华亭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刘家无条件支持,故而募捐进行的十分顺利。
其他大户一见这三家动作如此迅速,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出资。就连暗地里跟易玹和凌相若不对付的赵家,明面上也表明了拥护立场。
易玹给承诺也很爽快,保证会在他们出资修的路段立碑刻上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并在全县张榜表彰。
第192章 此事有蹊跷
赵家主老奸巨猾,趁机求道:“大人可否赐下‘良善之家’的牌匾?我等必作传家宝传于子孙后世。”
易玹四两拨千斤道:“书法拙劣,便不献丑了。”
这个牌匾怎么好随意乱赐?那等于是给这些人送了一道“保护伞”,若是他们借他的名义胡作非为岂不成了他的罪过?
赵家主:“……”
他是万万没想到易玹为了拒绝他,竟然连这种话都能面不改色的说出口。
黑起自己来也是毫不留情。
“诸位慷慨解囊,造福乡民,功德无量,不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会记得你们的功绩。”易玹不吝赞赏道。
反正好话又不值钱。
“全赖大人领导有方、仁德治县。”众人纷纷恭维。
赵家主也不好继续得寸进尺。
募捐过后,便是召集民夫开始修路。如今入了冬,正是农闲时候,故而征集告示一贴出去,应征者便数不胜数。
易玹更忙了,每日除了处理公文,偶尔还有突发案件审办外,还要亲自前去工地监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因此虽然繁忙劳累了一些,但百姓们也更加归心服从了。
凌相若见他也见得越来越少,但也只能每日变着花样给他送些滋补汤水,并不过分打扰他,同时也正经了许多,不像之前那样脑子里一堆黄料,见着易玹就想把人往床上带。
而凌相若这边,越来越多的村民在见到那些帮工得到的好处后,也想着分一杯羹,纷纷厚颜上门求凌相若也给他们一个差事。凌相若也大方地应了,反正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只不过是乡里乡亲之间的一些小矛盾而已,何必揪着不放呢?
不过如凌朱氏一家、二房一家还有凌富贵一家也想求差事时,凌相若却是直接拒绝了。有些事可以不计较,但有些却是必须计较。否则就成了好欺负了。
他们不敢得罪凌相若,只好不甘的离开了。
一切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来出了件让他们感到古怪的事,便是京城那边竟是一点消息都没传来,不论是借用少府监工匠之事,还是关于盗窃案的最终旨意,亦或是安国公府的消息,全都没有半点动静。
甚至,就连越王那边也没个只言片语寄过来。
这让易玹也生出些许不安:“莫非出了意料之外的变故。”
凌相若心中一动:“要不我给你算一卦?”
“也好。”易玹点点头。
“来,写个字。”凌相若将毛笔塞给易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道。
易玹抬手写了个凌相若的“若”字。
凌相若凝神盯着这个字,面色有些凝重。
“怎么?”易玹也跟着紧张起来。
凌相若摇摇头:“若可拆为‘草’和‘右’,草为野,右为尊,草居右之上,为谋逆之象。怕是真的出了大事了。”
易玹神色一震:“难道黄天教当真卷土重来,且其势汹汹?”
“具体如何我也看不出。”凌相若眉头越皱越深,“不知是我占卜之术太过浅薄,还是有高人干预。前途一片迷茫,我看不清晰。”
第193章 宫里来人了
“看不出便不要强求了,等消息吧。”易玹安抚道,“京城藏龙卧虎,就算黄天教能逞一时之利,最终也必定败北。”
凌相若不在意的摊摊手:“你都这么说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