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令主持修路,乃利在千秋之事。岂是华亭论中所言,大兴土木不知息也?”
高士行说到这里便没再继续,而是看向易玹:“玄玉啊,你不妨与诸位说说这修路意义所在?”
易玹点点头,顺着他的话往下说:“道路者,如人体之经脉。道路之堵,则如经脉之堵。经脉堵则人僵,重者死。道路堵,则困,则贫。锦绣华章固不可果百姓之腹,然观文知人,择良才而荐之,不亦百姓之福?事实胜于雄辩,本官修华亭之路,而后成效如何,亦不是锦绣华章可断之。”
赵司礼方寸有些乱了,胡乱抓住一点便道:“故县令大人对修路成效已成竹在胸?”
“赵公子这是何意?”易玹反问道。
赵司礼道:“不妨让在场诸位做个见证,县令大人之政令果真能令华亭致富?”
“此事本就有万千百姓见证,诸位若有兴趣,自然也可。”易玹满不在意道。
“好!”赵司礼顺势道,“今日县令大人断言学生文章不足采信,若日后验证,大人该当如何?”
“你待如何?”易玹道。
“大人自当引咎谢罪。”到了这一步,赵司礼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走了。
第312章 反将他一军
“他疯了?”有人低声惊叹。
这么明目张胆地得罪易玹,啥家庭啊?家里有王爷啊?
赵司礼当然没疯,只不过是富贵险中求罢了。他今天怼了易玹,顺了太守的意,太守日后肯定不会亏待他。再者,在卢家主找上他的时候,他就没有退路了。若是不应,等于是得罪了卢家和太守,日后在府城还有他的好日子么?
姚有成嘴角微微勾起,眼中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笑意,显然对赵司礼的步步紧逼感到十分满意。
他是满意了,但高士行、和颖与慕山先生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三人对赵司礼也好、张朝也罢,此时只有一个印象——心术不正,难堪大用。
易玹听着赵司礼的刁难,心中的波动还没之前听到赵嫣污蔑凌相若时来得多,甚至还觉得这姓赵的真可爱,他这一瞌睡了就给送枕头来。
他道:“若赵公子的文章当真应验,那便是本官有愧于百姓,引咎谢罪理所应当。故而为了华亭百姓,也为了本官的声誉,今日在此,本官不得不求姚明府一件事了。”
姚有成一僵,笑容渐渐消失:“何,何事?”
“姚明府治理府城多年,素有爱民如子之称,望明府体谅华亭百姓,允华亭修路至府城。”易玹先给姚有成戴了顶高帽,随即毫不含糊地提了条件。
姚有成还没开口,高士行便道:“修路乃造福万千百姓之大功德,姚明府便允了华亭县令所求吧。”
“嗯,华亭山水宜人,人杰地灵,若因道路之故困步不前实在可惜。”慕山先生道。
姚有成的表情就像吞了一只绿头苍蝇一样难看,没想到对易玹的刁难反倒成了他用来道德绑架自己的利器了!
这真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那种酸爽谁能懂?
加上高士行和慕山先生先后开口支持,姚有成更不能不应了,简直有种被架在火上烤的滋味。
不仅得应,还得应得漂亮:“两位先生所言不差,修路的确是重中之重,下官自是十分支持的。先前华亭县修路至府城却忽然中断,想来是银钱不够?若是如此,本官当奏请朝廷,请求拨款。既然要修,自然要修好修固,若草草了事,不出旬月又破败了,岂非浪费民脂民膏?”
“姚明府所言甚是。”易玹给了他一个台阶,没拆穿他,“那就有劳姚明府费心了。”
“好说,好说,本官回府城便拟奏章上表。”姚有成面上爽快应下,心中却是恨不得啐易玹这个不要脸的一口。
他就说易玹突然举办什么文会,果然是有阴谋。只是一开始他还没琢磨透,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在这等着给他一棍子呢。
这一记闷棍敲的,防不胜防啊。
易珩心中的怒意一扫而光,看姚有成的表情有些幸灾乐祸:“这孙子这次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凌相若拍了他后脑一下:“胡说八道,你要有这么大的孙子,我跟你哥得老成什么样?”
易珩讪讪闭嘴,唉,自从他哥给他找了嫂子,他惹不起的人又多了一个。
第313章 又突生异变
“今日文会能促成如此美事,实乃意外之喜。”高士行笑道,“仅此一点,便胜过诸多聚会了。”
这也算是对《华亭论》风波盖棺定论了。
本该尘埃落定,不料异变又起,只听园中一人惊叫一声:“有蛇!”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