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可等太子登基,这不同也相同了。藩王作乱的例子不在少数,故而从来都是帝王的心腹之患。此次汉王谋反一事更给圣人敲响了警钟,待燕国公回京,削藩必定会成为圣人心中的头等大事。”
“可皇帝就算想削藩,也不会仓促之下立即行事吧?”凌相若再不懂政治,也知道削藩不是件小事,甚至若一着不慎玩过了火动摇国本都是有可能的。
“怎么会仓促?”易玹眼中多了几分深意,“如今正是最佳时机。汉王伏诛,朝廷威望高涨,其余藩王莫不慑于天威。此时若是操作得当,或可一举消除藩王之患。圣人肯定还要再下一盘很大的棋。”
“下什么棋?”凌相若好奇道。
易玹一时语塞:“我要知道圣人下什么棋,我就是圣人了。”
凌相若翻了个白眼:“说这么热闹,合着你也不知道啊。”
“圣心难测,朝中那些千年老狐狸都未必能猜中几分,我不知道有什么稀奇的?”易玹理所当然道。
凌相若顿时兴趣缺缺地闭上眼,睡觉。
易玹心中一动,凑上去啄了一口,然后搂紧。
凌相若只觉额头一烫,还怪……怪舒服的。
一夜好眠,除了几次醒来踹醒易玹让他给小果冻换尿布。
床也不是白睡的!
翌日早上,孙院正准时到来为凌相若针灸。
凌相若想起昨晚上的异常,便将之告知了孙院正。
“哦?世子妃的意思是您已经恢复了一些模糊的记忆了么?”孙院正神色一动,颇有研究兴趣道。
“好像是闪过几个模糊的画面。”凌相若点点头。
“那应该是世子妃印象比较深刻或是刺激的记忆。”孙院正猜测道,“这是好事啊,说明世子妃的记忆正在慢慢恢复,切勿操之过急。”
“多亏孙院正妙手回春。”凌相若感激道。
孙院正忙摆手道:“老朽至今未能找出病因更遑论对症下药,不敢居功。”
“总归是孙院正为我针灸之后才起的效果,想来除了孙院正的功劳,别无解释。”易玹也道。
孙院正连道惭愧,心说易世子和世子妃真是太捧场了。
第711章 蓬莱宫议事
易玹这个嘴大概开过光,刚说完燕国公不久,燕国公便带着大军抵达了京外。
而皇帝在命人清点汉王宝藏之后,心情不是大喜,反而是大怒。正如易玹所料那般,他削藩的念头前所未有地强烈。
这些藩王个个富可敌国,经年累积下来,不知敛藏了多少财富。若仅仅如此尚不足为患,毕竟富可敌国的富商巨贾也不在少数,但这些藩王不仅富有还有兵有粮,更严重的是他们都是皇室血脉,有滋生野心的天然优势。
皇帝不介意皇室宗亲们跟着他“吃肉喝汤”,但不能吃饱了饭打厨子,来造他的反啊。
他也总不能寄希望于藩王们各个都是胸无大志的闲云野鹤吧?大家都是人,谁还不知道谁啊?说没有野心,鬼信呢?
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皇帝除非屎迷了心窍了才会这么天真。
但削藩之事不能贸然出手,否则适得其反,再弄出个七王、八王之乱什么的,那天下就没有宁日了。甚至还可能被外族趁虚而入。
皇帝压下心中情绪,命人将汉王宝藏分点入库,并犒赏了燕国公及随行将士一番。这一篇便算暂时揭过了。
只是私下里,他又密诏了几人入宫,甚至还让易玹和凌相若带着小果冻以看望皇后的名义入宫了。
将小果冻寄放在皇后那后,易玹和凌相若秘密到了皇帝的蓬莱宫。在他们之前,太子、楚王和首相已经在了。
见礼过后,皇帝让他们挨着楚王下首坐下。
“此次能顺利破获汉王宝藏案,还多亏了阿玹和阿若。”皇帝赞赏了两句,又关心道,“阿玹伤势如何了?阿若记忆可有恢复?朕听说孙院正最近在为你针灸,效果如何?”
“多谢圣人体恤,臣伤势已无大碍。”易玹回答道。
凌相若紧随其后道:“臣伤势也无大碍,经孙院正诊治失忆症也有所好转。”
“那就好。”皇帝欣慰地点点头,“此次汉中之行,险些折损朕两员大将,万幸有惊无险。”
“臣愧不敢当。”
“你们就不必过谦了,今日爹除了召见我和二哥,就只有你们了。”楚王意味深长道。
二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忙道:“臣定不负圣人信任。”
皇帝笑道:“不必如此拘谨,你们还在养伤,朕可不会苛刻至此。今日召你们来并非要派任务于你们。”
见他们面露不解,皇帝抬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