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
“好。”小果冻按捺住急切的心情点头道。
然后吃早饭的时候就“呼噜呼噜”喝得特别快,蛋黄粥在他嘴边沾了一圈。
小果冻下意识地抬起袖子要擦,凌相若眼角一抽,连忙伸手拦住他:“你不是有手帕的吗?”
小果冻干笑一声,低头从肚子前的小兜兜里掏出手帕擦嘴——那个小兜兜还是凌相若仿照小熊猫的兜给他弄的。
针脚特别难看的那种。
但是看久了,却莫名又有种丑萌的感觉。
“爹、娘,我擦好了。”小果冻乖巧道。
易玹道:“你看把他急的,快带他去吧。”
凌相若抱起他往外走,带他去选址挖池子。
“就在花园后的院子里吧,那里没人住。”小果冻认真选择道。
凌相若顺他的意抱着他去了花园后的院子。
他们府上人口简单,除了一家三口和易安、小馒头外,就是暗卫和红领巾了。偌大的太守府自然住不完,空着的院子不少。
凌相若推门进去,见里面都有些积灰了。
“小果冻要大一点还是小一点的池子?”凌相若问道。
小果冻想了一会,决定道:“要大一点的。”
凌相若挑了挑眉:“小果冻这么小,为什么要大一点的?”
“这样爹和娘也可以玩了呀。”小果冻条理清晰理由充分。
凌相若噗嗤一笑,揉了揉他的小脑袋:“乖儿子。”
以她如今的修为,挖个池子易如反掌。但光挖不行,还得修,底下和四周得砌上石砖才行。
凌相若决定池底铺细鹅卵石,四周则镶嵌大鹅卵石,这样看起来就比较美观立体。
“要是下雨怎么办呀?”小果冻忽然担忧道。
“那就再给你挖一个室内的。”凌相若决定道,“把主屋朝南的墙拆了,隔着走廊修一个室内泳池。”
这样中间的走廊可以用来休息,两边的池子用来游泳,想在哪边游都没问题。
小果冻顿时放心了,因担忧而皱起的小眉头也舒展开来。
凌相若派人去请城里的泥瓦匠过来修池子。
水泥在易玹大肆修路的时候凌相若就拿出来了,此时正好现成拿来用。
而在凌相若陪着儿子挖泳池的时候,易玹则已经出城去治下巡视一番农事了。距离他鼓励开荒种粮已经过去三个月,正是稻子成熟的时候,他得确认百姓们的庄稼都能丰收,且都归于自家才能安心。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调查一番有多少人家秋收之后愿意将家中适龄孩子送去学堂读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闽州府要想彻底发展起来,教育绝不能落后。否则若是人人都不读书,连开化都做不到,又谈何致富呢?
今年八月将要举行新的一科乡试,可闽州府中待考的秀才却不足三百!易玹为此愁的头发都快白了。
因为正常情况下,每届乡试,一府应该有一千人以上参加。可闽州府却只有不到三百人,这个数字拿出去实在太寒碜了一些。
就算最后选出举人的名额够了,可在别人看来也是大有灌水之嫌啊。
但临时也不可能变出那么多秀才来,还是得从娃娃抓起哦。
易玹轻装简从,脚程极快,每到一个村子都先询问各家的人口、耕地和庄稼,见村民们都表示没有困难后,便又勉励了几句,然后话锋一转,问起适龄孩子上学的事。
明明之前还个个喜气洋洋的,因为今年的庄稼都能丰收,且不用交税。可一说到上学,村民们纷纷露出为难之色。
“各位乡亲有什么难处么?”易玹温和地问道。
村民们见太守如此平易近人,便壮着胆子说了:“回大人,不是草民不愿送孩子上学,实在是家中贫困,拿不出上学的束脩。”
易玹问了多人,大多都是这个理由。即便今年都分到了不少耕地,庄稼也丰收在即,可毕竟家底太薄了,一家子都要吃饭,若是都拿去交了束脩,来年可怎么办?
还有说家里的活太多了干不过来,孩子得帮家里干活没时间上学的。
这或许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不重视上学罢了。认为读那点书认几个字,还不如多帮家里干点活赚几个铜板。
眼界所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易玹除了心中轻叹,倒也不曾斥责什么。这样的人,只要等他意识到读书的好处后,就不会反对了,甚至还会比谁都积极送孩子去上学。
君不见就连凌朱氏那么吝啬计较鼠目寸光的老太太,也始终坚持供孙子读书,哪怕在荒年全家人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