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适时地通报:“主子,有贵客来访。”
李信放下钓竿,起身迎接,目光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那份军人的锐气仿佛重新燃烧起来。
“丞相大驾光临,实乃我之荣幸,不知有何要事。”
随着故事的推进,李信的决心与信心在叶轩的邀请下逐渐复苏,如同池塘中的鱼儿,从沉寂中跃出水面,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而这一切,都在那微风拂过的池塘边,悄然展开。
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穿梭于翠绿叶片的舞蹈间,织就了一幅斑驳陆离的画卷。”
大人,如今我不过是一片无拘无束的山野之风,不再属于那宫廷的繁星。”
第241篇章,叶轩的话语犹如春风般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
李信微微颔首,笑容中夹杂着无奈与自嘲。
“叶轩大人,您托付于我平定叛乱,这信任过于沉重。”
他叹息道,“我如今的力量,恐怕难以胜任。”
“您曾是秦军的璀璨星辰,少年成名,屡建奇功。”
叶轩的眼神中闪烁着敬佩,“您的军事天赋无人能及。”
“因此,我才选择找寻您。”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李信的目光落在那满塘莲叶上,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辉煌。
“大人,过去的辉煌已成过往,我只是一场战役后的残烛。”
他轻轻摇头,提及王离、蒙恬的名字,“他们的能力更为出色,更适合这个时刻。”
然而,叶轩并未退缩,他的话语如同疾风骤雨。
“你是否洞察到秦朝当前的困境?”匈奴压境,六国余孽蠢蠢欲动,大秦正陷入内外交困的困境!此刻,正是您展现忠诚,扞卫家国的时候。”
李信的内心泛起涟漪,记忆中的楚国之战如潮水般涌来。
他曾孤注一掷,面对楚军的围攻,最终败北于项燕之手。
他紧闭双眼,那血染的战场仿佛就在眼前。
“我们曾经腹背受敌,试图与蒙恬会合,但……”他的声音低沉,“项燕如猛虎,无人能挡。”
战场上,项燕的长剑划破空气,每一次挥舞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
“杀。”
他的怒吼响彻云霄,每一个楚军都在奋力斩杀秦军,那鲜红的痕迹如同烈火,烙印在李信的记忆深处。
面对楚军的疯狂,秦军尉官们奋勇抵抗,却一一倒在马蹄之下。
李信的视线中,项燕的身影如同复仇的死神,无法阻挡。
“将军,撤退。”
他的部下嘶喊,试图拽他离开。
“敌军太多,我们无法抗衡,必须尽快与蒙恬将军汇合。”
他们的话语中带着绝望。
李信被簇拥上马,狼狈地逃离战场,身后传来项燕的怒吼:“无知小子,休想逃过一劫。”
在这个阳光洒满大地的瞬间,李信的心中交织着愧疚、责任与决心,他知道,他不能逃避,因为他是大秦的将领,是这片土地的儿子,他必须挺身而出,哪怕面对的是无尽的战火与挑战。
李信的声音如同冬日寒风,穿透夜色,回荡在身后,其威严犹如猛狮低吼,震慑人心。
尽管他们一度陷入绝境,但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奇迹般地逃脱了秦军的追捕。
然而,那场战役的代价沉重,秦军损失惨重,血染沙场。
对于李信的评价,人们并不认同他的指挥才能,他被视为一个失手的将领。
此刻,他缓缓睁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深深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我深感愧疚。”
他的声音低沉而诚挚,“丞相,或许您该另寻他人来担此重任。”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百姓,无法承受守护国家的重压。”
他的话语中流露出谦逊与自省,“我相信有更适合的人选。”
叶轩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微妙的笑意,昔日项燕的阴影似乎并未完全消散。
他意识到,唯有触动李信内心深处的痛处,才能动摇他的决心。
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