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每次走的都是田蔡发现的小路,闷声往家里划拉,不然让丁二婶知道两人采回来的山货这么多,非得红眼病不可。
这娘们上次被田蔡整一回老实了不少,再不敢随便跟着两人上山了,不过一点不耽误她在家里眼红。
“蔡蔡,幸亏有你,我今年采到的山货比我娘和大嫂加起来都多得多!回头我给你做双棉鞋吧,我娘纳的鞋底特别好!”
罗秀艳喜滋滋的说道,要不是有田蔡领着,这边她根本就不敢来,更不会知道深山里山货居然这么多,还都没有人采!
田蔡不以为意的摆摆手,不过棉鞋她还是没客气,毕竟供销社的棉鞋她还买不起。
两人算是互帮互助,她是个蘑菇废,认识的蘑菇就那么几种,有罗秀艳帮着讲解才知道看起来大同小异的蘑菇居然分了这么多种类。
“这是榛蘑,炖鸡特好吃,我们平时吃的小鸡炖蘑菇就是用的榛蘑。”
罗秀艳扒拉开一片落叶,指着底下那一簇簇偏棕色的蘑菇说道,“别看它长的不好看,但是好吃啊,采回去晒干了好好保存能吃一冬天。”
“这个是马粪包,应该是种药材,我娘说能止血。”
罗秀艳指的东西田蔡也认识,这东西确实是一味药材,俗称马粪包,学名马勃。
能消肿止痛、止血、治疗冻疮,搭配的药不同,作用也不同。
田蔡蹲下身将这几个圆包小心翼翼的摘下来放在了篮子里,到底还是不小心弄破了一个。
“这个小的是花脸蘑,大的是油蘑,油蘑一长就是一片,这附近肯定还有,咱俩再找找。”
果然,两人在相隔半米的草稞子里又找到了好几片大油蘑,一人装了半篮子。
而且山上的毒虫再多她也不怕了,自打戴了田蔡给做的驱虫包,别说蛇了,就连个虫子都不会靠近。
一连折腾了半个多月,田蔡家的后院晒了满满的山核桃、榛子、蘑菇、还有未脱子的松塔,前院只象征性的晒了一少部分。
这些天大家伙儿忙着上山采山货,来看病的社员都少了,田蔡白天上山晚上就点着油灯收拾。
将最后一个板栗壳抠下来,她摘下手套揉了揉手指,总算是将板栗都清理完了。
用竹筐装好靠墙码放着,这东西又需要通风储存,家里没那么多地方,她自己也吃不了,还不如用这些板栗换点过冬的物资。
村里人根本不在她考虑范围,至于那些知青,在没彻底了解之前也不想冒这个风险。
思来想去,她还是得往县里去一趟。
田蔡将剥好的板栗用布袋子分装好,堆在一起装了满满一竹筐,又重新做了弹弓上山,一番折腾后成功捕获三只野鸡。
第二天一早带着这些东西坐上了去往公社的驴车。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忙,一大早驴车上也没几个人。
晃悠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公社,田蔡跳下车,偷偷伸手揉揉僵硬的屁股,跟驾车的老陈头道了谢,问清往县里怎么走就离开了。
老陈头还问她去县里干什么,田蔡说给母亲的娘家人寄点特产糊弄了过去,看来以后为了逼真点,可以给自己适当的“安排”个亲戚。
田蔡走到公社小学门口的时候,正巧碰上大队里的拖拉机手往县里运粮食,得知田蔡要往县里去,热情的邀请她搭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