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蔡听了立马将本子一合,站了起来,“我跟你去看看。”
“哎哎!”
两人一路小跑,很快就到了妇产科手术室,田蔡也在手术台边看到了那个产妇。
是个长相很是秀气的姑娘,感觉年龄不太大,因为出血过多,面色苍白的厉害,额头上都是冷汗。
田蔡用酒精简单给自己擦洗了双手上前把脉,之后扒着眼皮看,又看了看舌苔。
再看看下身出的血颜色鲜红,结合她的脉象和舌苔的颜色,可以判断为气虚型产后血崩。
不过这些话说了几位手术室的大夫和助手们也听不懂,田蔡快速从衣兜里掏出纸笔写了个药方递给一边的护士,“去中医诊室那边抓药,熬好了拿过来,一会儿要喝,我先给扎针止血。”
此情此景田蔡就不得不感叹这就是中药的弊端了。
中医讲究根据个体情况一人一方,按方抓药,而每个人因为个体差异药方都不尽相同,并不能拿出份统一的药方快速使用。
而且中药还要熬制,如果真是急救,端过来时候怕是病人都凉了。
不过有经验的中医大夫都不止一个抢救手段,田蔡这时候就从针包里掏出银针,掀起病人的衣服,飞快的扎下去。
小护士拿着药方从手术室冲出来,等在门口的家属赶忙围了上来。
“大夫,我闺女怎么样了?”
“我媳妇怎么样了?”
小护士赶忙道,“大家让一让,医生正在全力救治,我只是出来领药。”
病人的大哥一听赶紧站起来,“我跟你一起去!”
小护士看他一眼,知道这些人是看不到病人的情况着急,总想做点什么,也就没拒绝。
两人一路跑着往中医诊室那边去,等到了地方男人才发现是在中药房,他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小护士从窗口将药方递过去,抓药的大夫一眼就认出是田蔡的字,“田大夫给开的?”
“情况紧急,还请快点,那边还等着救命呢!”
大夫一看开头几味药材就明白了,麻利的给抓了药,“我直接给你熬出来?”
“嗯嗯嗯,就是这个意思。”小护士猛点头。
“怎么用中药?没有止血针什么的吗?”旁边跟着的病人家属突然问道。
小护士能理解病人家属的心情,耐心的解释道,“开药的大夫很擅长止血,她现在在里面扎针呢,一会儿药回去了正好可以喝上,保证一点都不会耽误的。”
病人大哥半信半疑,但现在妹妹就在人家手里,他信不信的也得靠着人家救。
抓药的大夫知道手术室那边着急用,抓好就亲自熬了药,都没等凉,小护士就端着药罐往回跑。
药房大夫在后面嚷嚷,“你别忘了一会儿把药罐给我送回来啊!”
“知道啦——”
怕小护士端不稳,跑出去没多远病人大哥就将药罐接了过去,两人紧赶慢赶终于气喘吁吁的到了手术室门口。
小护士道了谢,接过药罐进入手术室,病人身上此时已经插满了银针,身下的血流量明显少了很多,只剩下轻微出血。
即使满屋都是血腥味,小护士一进来田蔡依旧闻到药味了,她立马转头道,“先找个东西晾凉大概半茶缸子的量,拿来给我。”
经过这一路过来,药已经没有刚刚那么烫了,小护士将汤药倒在搪瓷缸子里递过来。
田蔡闻了闻,确定药没错,这才给病人全都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