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晟国琅川,年后的第一场春雨在淅沥沥地下着。
姜国都城一道密旨到了琅川顾家。
琅川顾家,世人号称第一世家。这顾家累世公卿,现下顾家一共出了六位皇后,八位太后,九位太师,太傅少傅将军这些官职更是数都数不清了。这些官职地位都是虚名,真正撑起顾家第一世家的东西,是当下各国都纷纷招揽的名士和藏书。
顾家起源于姜朝,在姜朝时家中就有无数藏书和数不尽的门生故旧。
当时便有言“士人不言顾家师,学问不假七分虚”当时读书人若想通经入仕,或者想在学术上做出大的作为,必须要去顾家学习,或者拜顾家钦点的大家名师为师,否则入仕学术上便很难有很大的提升。
顾家此举大有垄断仕途和学问之意,虽然当时也是遭到很多人的不满,但是顾家有着天底下最大的藏书这个事实,也让很多人不得不屈服于顾家的权威。毕竟在当时,有书才有解释的话语权和权威。
后来姜朝大乱,诸王起义,蛮族入侵,各方大乱,当时顾家扶持了姜朝远房宗亲姜炎。姜炎当时在顾家的扶持之下,在当时姜朝的东南立国,定都晟源,国号为姜,世人称后姜国。而姜朝当时剩余的领土,一半由当时的阙凌族占领了,定国号为阙,是为阙国,另一半由扶南族占领了,为扶南国。
后姜国,因为琅川顾氏的扶持,借着顾氏在舆论上的宣传,以正统王权的号称,一时之间得到天下诸多人士的追随和臣服,后姜国实力一度睥睨阙国和扶南国。
但这些年,后姜国因君主不明,朝堂混乱,君臣失和,种种原因,开始逐渐衰落,国力被阙国逐渐赶超。
新兴的阙国,虽为异族之国,但经过几代皇帝的经营,现下国富民强,大有要取代后姜国多年霸主地位之势。
但无论阙国如何强大,它异族王权的身份始终使它难以得到天下士人的绝对认同。故而阙国这些年来,不断拉拢世家大族前往阙国定居,借此壮大自身的文化底蕴,为自己王权正统性进行积极宣扬。
琅川顾家借着先前扶持有功,在后姜国内长期把握着前朝后宫的绝对权利,直到后姜国第三代君主明胥皇帝的时候,才大力改革,收回世家大族把控朝堂的权利,顾家当时遭到了不小的打击。但明胥皇帝死后,顾家又借着扶持幼主的时机,重新掌握大权。这些年,后姜国内,世家与皇权斗争不断,互有伤损。
现下后姜国内,新皇刚即位不满三年,这位新皇身份特殊,虽非顾家皇后所处,但年幼时曾在顾家读书,曾为顾家现任家主崇南候顾景舟的学生。继位以后,也是大力改革,不断打击后姜国内世家的势力。后宫内更是迟迟不立皇后,只有一个寒门出身的皇贵妃掌握后宫事务。
新皇的所作所为,在后姜国内也是引起不少的议论,大家都说,新皇改革虽眼下没有波及到顾家,可是后宫里也迟迟没有顾家适龄女子入主皇后之位,大有借此疏远顾家之意。
可世人猜测终究是难以揣度圣意。
去年十月,阙国十万大军陈兵在阙国和后姜国的边界,两军僵持数月,后姜国驻守在边界的大将是出身琅川的顾子辰。
顾子辰是顾景舟的二弟顾景洪的嫡长子。
后姜国经朝堂决议后,皇帝决心议和不战。此决议有休养生息的意思,也有害怕顾家借着打仗兵权势力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自腊月十六开始和谈,前后谈了快一个月之久,顾家今日忽然收到密旨。
顾家祠堂内。顾景舟坐在主位,下面列席两列,分别坐着顾家其他位高权重之人。
“皇上传来密旨,说阙国要和亲”顾景舟缓缓道。
“要议和了,那自然是要和亲的,借着和亲侮辱我国男儿无气概,这样好的机会,阙国会放过?”顾景舟右边坐着的顾景洪没好气地说道。
“要谁和亲?这和亲的事与我们顾家有何想干的?怎么这会子下来密旨要与我们商谈?”顾景舟旁边的顾景园道。
“要顾家嫡女嫁与阙国皇帝,以顾家十万藏书做嫁妆”顾景舟道。
一听此言,顾家祠堂立马炸开了锅。
“这当时我们顾家一意主张要战不要和,现下他们要和,要和亲还要我顾家的人和书,想的美!”顾景洪第一个开口怒斥道。
“这是后姜国和谈的条件之一”顾景舟道。
“现下这条件我们要是不答应,那就是我们故意破坏和谈了”顾景舟的四弟顾景华道。
“所以才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