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母亲的字迹!那是一段盐铁论里的内容,最后一页画的是一株药材——柳寄生!骊山宫前的柳寄生。
顾子予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阙长珩一脸狐疑地看着自己。
她尴尬地把书还给礼部尚书,望了眼阙长珩但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垂下了眼眸。
“书册上的书都找完了吗”阙长珩对一旁的礼部尚书问道。
“都找完了”礼部尚书回复道。
“皇后还有何想看的吗”阙长珩询问道。
顾子予摇了摇头道“没有了”
眼下不是找父亲给的书的最好时机,还是另找时间吧。
然后阙长珩便走了。
离开藏书阁以后,顾子予和如嫔都独自回了自己的宫殿,皇上则带着尹家两兄弟和礼户两个尚书回了勤政殿。
回到静煦宫后,让所有人都出去了,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眼泪终于还是控制不住了,所有的委屈遗憾,全部都随着眼泪掉了下来。
在模糊的泪水里,她好像看到了他满心欢喜地朝着自己走来。睡会儿吧,梦里也许能见到他。
午膳时间都过了,顾子予还在睡,佩蓉走了进来,摸了摸她的额头烫的不行。
太医看后,说是大概夜里受凉了,本来底子就虚弱,前几日昼夜奔波赶路,身子还未养好,又受了风寒,故而病倒了。
太医开了几服药,佩蓉等人煎了喂她吃下。
快到傍晚的时候,阙长珩才从勤政殿赶过来,听说她发了热,便匆匆进了内殿,看她还未醒来,便坐在床边等她醒来。
阙长珩看着她,两人认识的时间并不太久,认认真真地待了一个多月,他时常像今日这样看她。
他是喜欢她的,原来他也以为她也是喜欢他的,可她跟萧显的事情一件一件传到自己耳朵里的时候,他发觉她好像没有喜欢过自己,他以为她喜欢上了萧显,可今日她看到那几本无名的修定本的书的表现,他觉得她有一段无法窥视的过往,那段过往里也许有她真正喜欢过的人。
阙长珩想到这些,心是有些难过的,自幼他就生在一个满是算计的环境里,谁都在算计着自己过日子。顾子予是他见过少有的明媚坦荡,一个多月的时间,她愿意全身心地相信自己,为自己出头,而他也愿意为了她暴露自己潜伏在萧显身边多年的人,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就不能属于自己呢?自己就不配在这世间有个绝对信任的人吗?
阙长珩想到这,倾身抚了抚她的额头,然后亲了她的额头。
见她还未醒,阙长珩就先起身离开了,他走后,顾子予醒了。
其实他进来的时候,她就已经醒了,只是不太愿意见到他,也不知道跟他说什么。要撒谎还是怎样?没想好。
晚膳时辰,顾子予起了身,随便吃了两口,洗漱完,喝了药便睡了。
第二日,病好的差不多了,身子也爽利了许多。
早膳后在书架上正要翻本书看,忽然看到了一册《盐铁论》。她想到昨日母亲写的那段话,她快速地翻到那段话,这书架上的书都是母亲的书,出嫁前送给了自己,说是看着上面母亲写的批注,能想到母亲还在身旁。她有些吃惊的发现,那段话下有个很小的批注:
“知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斯人已逝,望吾儿万要康健。话本里有话可言。”
顾子予把自己的写的话本快速翻找出来,她最后在一个话本书的空白页部分看到了母亲的字迹。
话本的名字是“北上见梧桐”,内容全是母亲写的,而内容都是关于她的故事,里面还有很多她不知道的事情。
话本结尾处,母亲写到:我的儿,母亲不知道你何时能看到这个话本,但是母亲希望你永远也看不到,永远也不知道,但是这样对另一个人也许不太公平,但是,人生呀,不如意事常八九,哪怕身份尊贵如皇上,也有许多不顺心之事。母亲把这一切告诉你,就是想让你好好活着,为了他,也为了你自己,这是他希望的,也是母亲希望的。他告诉我,从雍和二十四年到雍和二十九年间,这是他一生里最开心的日子,因为你。他对你的爱,远比你想象的深的多,他希望你余生的日子都能肆意徜徉,很遗憾,母亲没能兑现对他的承诺,但是你明艳热烈的活着,去接受下一段更好的生活,大抵也算母亲没有辜负承诺了。往前看,别回头,放过自己。
看完这些,顾子予的心头像是有一个石头给堵住了,她缓缓坐下,长舒了一口气。往事一幕幕地浮现,但是越想这些事情,那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