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朝拾夕花 > 第33章 端午的粽子

第33章 端午的粽子

每次看到搓绳都觉得很神奇,把裤腿往上一挽,漏出小腿,把选好的花线捋吧捋吧,横搭在腿上,一手拽着头,一手手掌心贴着小腿往下搓,一边搓一边慢慢往外拉,搓到脚脖子再拎回去接着搓,搓着搓着线就紧紧地缠在一起了。

徐吟觉得这玩意也没什么技巧,就是搓呗,但是自己搓出来的就是和妈妈搓出来的不一样,自己搓出来的松松垮垮,而妈妈搓出来的就很紧致,大概就像是后来一些短视频里边教如何营造休闲慵懒风发型的博主把头发揪蓬蓬之后和之前的差别吧。

眼睛:OK,会了!

手:蠢蠢欲动,想试试。

脑子:打住,自知之明是个好东西,希望大家都能有。

徐吟把搓好的绳缝在小香包上,大的香包配长的绳子,再打上可以调节长短的结,挂在脖子上,小香包配短的绳子,直接系在手腕上,脚腕上只系绳子就行了。

缝完小香包搓完五彩绳之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粽子叶是买的干叶子,提前泡好了,包的时候就不容易破,米也是特意买的黑白两色的糯米。

准备工作做完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徐吟在这一方面确实没有天赋,包好的粽子都多多少少漏点馅,露馅的粽子煮出来的味道一般都不太均匀。

包完的粽子就下锅煮了。

煮熟之后,揭开锅盖,糯米的香气霸道地侵占了周围的空间。

徐吟迫不及待地用漏勺捞粽子,等不得粽子晾凉就上手扒拉,烫的火燎燎的也不在乎了。

好不容易扒拉开粽子叶,咬上一口,嗯,除了烫别的还真啥也没尝出来。

仔细一品,还有点黏,然后才是甜和香。

徐吟正吃着粽子,就看到姜玉端了两个粽子出去了。

“妈,你干啥去啊?”

“我去前边给你二奶奶送两个粽子去,一会就回来。”

前边的二奶奶算的上是数一数二有福气的老太太了,她有两个儿子,虽然大儿子不怎么成器,也不怎么孝顺,但是二儿子是又成器又孝顺,虽然在江门市定居了,但是三五不时的回来看看自己的老母亲,一般的打工人哪有这么自由的时间,想回老家就回老家啊。

老太太每天都乐呵呵的,夏天天热,一早一晚的出来纳凉,和附近的老头老太太一起聊聊天,太阳毒了就回家去。

徐吟有时看着她就仿佛看到了父母晚年的样子,守着空荡荡的宅子,拿着不怎么会用的手机,等着孩子给自己打电话。

不,或许自己的父母晚年还不如老太太,毕竟徐吟也没法保证未来的自己每个月都能回个一两趟家,一年回家一两趟还差不多。

每每想到这里,徐吟都会觉得惶恐,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之后,生活重心也会变成工作,就像刚学会飞的鸟离开了巢穴,然后一年到头只能回家三两次,父母日复一日的老去,直到白发苍苍,身影佝偻,拄着拐杖,倚着门框,极目远望,看那天边飞来飞去的鸟,哪一只是自己离家的鸟。

其实在农村这种事情是司空见惯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才是村子里的常驻人口,奥,对,还有家庭主妇。

哪怕是十年前的现在,在春种秋收之外的时间,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男人都会出门打工,就像一部电视剧的名字(《女人的村庄》)一样。

哪怕前边老太太的日子过得让别人都羡慕,徐吟却觉得如同陷入泥沼般恐惧。

一个女人一生最值得骄傲的是有一个出息又孝顺的儿子。

全都是这样想的。

女儿不行吗?女儿外嫁,可是儿子还外居呢,半斤八两,又有什么分别呢?

这是数千年的枷锁。

可是明明时代变了,儿女都不在身边了。

一个女人可以主动地认为一生的骄傲是有一个出息又孝顺的孩子,而不应该是被裹挟着这样认为。

她一生可以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可能,一个有出息又孝顺的儿子只是这些可能中的一个,而不应该是全部。

这就是时代的差异,她们只能成为某某人的妻子、谁谁谁的母亲,而我们可以走出去,成为自己。

幸好,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妇女能顶半边天”,不管大家认不认,终归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幸好,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哪怕很多女性依然身处弱势之中,但是每一次的矛盾都将成为斗争的动力,直至胜利。

徐吟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事情,姜玉就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