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从这位大庆尊贵的注重礼法的谢太后口中说出来的。
连鸣枫这个名字,也是谢太后取的,她说长公主的名字嫇酆像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不吉利,要成大庆的女人,就要根据大庆的世俗规矩取名。
谢太后自然不会让长公主姓谢,她可看不起南蛮之地的粗俗女子。
这个姓氏还是长公主自己在皇帝那里讨的说法。
“我生是逍遥的人,死是逍遥的鬼。要我改名字,可以,我是逍遥人,就姓萧。别以为你们姓谢就天然高贵了,你们也只不过是正好生在大庆开国皇帝的谢家罢了。在我看来,你们还不如我呢。”
长公主佩服开疆拓土的谢启,却看不起古板守旧的谢太后,觉得她这种人实在是违背她祖宗的存在。
崔皇后是个性子和善的,她对谁都和和气气的,可谢太后却不是,一见面就将长公主从头到脚都批判了一番。
谢太后看长公主不顺眼,尤其是第一次见面,她就数落长公主头发披散下来像个女鬼,眼睛也像是会噬魂食魄的妖怪用来勾引男人的眼睛,露出半截胳膊的齐膝短裙更是淫秽放荡。
这是逍遥国女子最喜欢最引以为豪的装扮,历来如此,谢太后骂她,就不仅是在骂她,而是这样打扮的无数个逍遥女子。
身为一国之主,嫇酆如何能忍。
就是逍遥进行海外贸易时,也鲜少有人指着逍遥女子的穿着打扮臭骂。
一来二去,两人的矛盾就出来了。
说到底,还是利益双方的对立。
和亲之前,逍遥长公主一人初到东京,被大庆皇帝安排在后宫里住着,由谢太后和崔皇后共同监督教导大庆礼仪,那时候还以为她会嫁给东宫太子,是未来大庆的国母。
不久后又因为东宫太子尚且年幼,心智不成熟,还没有独自立府,担心他被逍遥长公主勾了魂,恐误了大事,便将长公主赐婚给了新封的肃王。
逍遥最恨的便是肃王,逍遥国自然不乐意,本来说好了是当太子妃,大庆出尔反尔,大不了把长公主带回去,休整兵马再跟大庆打一打。
后来来人闹了一番,最后大庆与逍遥还是达成了和解。
逍遥国仍然以国存在,虽然附属于大庆,大庆也可以派人去逍遥,但派去逍遥的臣子却不能干涉逍遥的政事。
逍遥会对大庆开放通商口岸,但大庆不能阻止逍遥的海外贸易。
双方就这一问题吵了整整一个月,甚至肃王和萧鸣枫都成亲了,还在吵,而且越吵越凶,大庆皇帝撒手不管,将问题丢给官员。
最后就变成了逍遥每半月运来一车金银,不是给大庆皇帝的,是给长公主一个人的。
逍遥大臣们都明白战争不可取,可是又咽不下这口气,索性就用傻舅舅的名头恶心一下大庆皇帝。
他不是想要逍遥国的金银珠宝吗,给你了,看你这个标榜礼仪大国的君主好不好意思要吧。
用长公主舅舅的话说,让你眼馋,还不给你,完了还要恶心一下你,你是不是不开心?不开心就对了,你不开心,我就开心了。
“那怎么能行,太后娘娘说了,我是肃王妃,肃王是太后娘娘的半个孙子,我就是她孙媳妇了,来都来了,这不得好好尽个孝?”
有肃王的人在,谢太后不想把她们之间的矛盾闹大,只得忍一时意气。
“肃王妃,既然肃王关心你,就回去吧。该说的不该说的,本宫已经说完了,都散了吧。”
于是便有宦官侍女将殿内的人都请了出去,没有敢请萧鸣枫,怕自己步阎惜的后尘。
忽然有个崔皇后身边的侍女来禀,说是集英殿需要太后出面解决问题。
“啧。既然有人替你说话了,我就给她个面子。太后娘娘,记得收拾烂摊子。再有下次,你记着,老娘脾气暴躁得很,可不敢保证什么都不会发生。”
这种人就是又怂又恶,真想一拳打死了事,偏她这个身份难顶。
太后不满意自己被人打断了教育过程,不过皇帝也说了对萧鸣枫不能逼急了,万一她真的恨上大庆,说不定还会偷偷准备反击。
这个度不好把握,于是也跟皇帝对肃王一样,虽然话说得难听,其实也不敢有什么重罚。
而且崔皇后已经给太后解了围,找谢太后去办事,她也有了个台阶下。
谢太后离开之后,一众女眷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一行人紧赶慢赶地来到坤宁宫,殿内除了崔皇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