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里便是藏经楼,一路翼舒长廊,金碧辉煌,巍峨壮观。
寺外,宝马香车满地,到处都是人头攒动。
大相国寺是汴京城中香火最旺的寺庙,从晨钟敲响的那一刻,就有民众在外等候,想要上香礼佛,祈求平安。
角落里被人群围着一辆朴素无比的轿子,丫鬟们都气度不凡,只是衣衫也竟是灰扑扑的,与周围的鲜艳明亮格格不入,乍一看,还以为是普通百姓。
可这令四周人群都敬畏的气场,又是非位高权重之家才能养得出来的。
“夫人,相国寺到了。”
丫鬟掀开帘子,轿子里另有一个丫鬟搀扶着一位头戴帏帽的老夫人下来。
说是老夫人,其实行走间不像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只是鬓发上没有多余的首饰钗簪,衣裙也朴素得与沿路上摆摊的贫民小贩穿着打扮无异。
周围的高门贵妇都喜穿华服,即便是来礼佛,也要穿得稳妥贵重。
小贩们来得频繁了,都认识这位特立独行的夫人。
她便是肃王的母亲,穆夫人。
穆夫人虽然平日里不愿见人,在自己的屋里静心礼佛,但每当节日还是会去大相国寺烧香拜佛。
萧鸣枫与穆司弗成亲之后为了做个好儿媳会特地赶早跟着去的,但是这次她落水后醒来就没去过穆府了。
穆夫人也乐得自在,她不喜欢这个儿媳妇,汴京中的传言很多,传到她耳朵里的,显然比百姓们知道的更多。
当然,如果是别的世家女子有幸领旨做了她的儿媳妇,她也不会喜欢的。
距离山门还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却是最为热闹的,道路两旁是早早就摆摊设点的商贩,人烟稠密,人人衣冠楚楚,光彩争华。
岂是繁华二字可以概括。
不过这里留着通行的走道,一行人穿梭其间,也不觉得堵塞,一旦人群拥挤,就会有人上来催促,免得踩踏。
最开始还是飞禽走兽,猫狗之类的活物,跨过第一道门,卖的就都是日用百货了,比如屏帷、簟席、兰叶、皂角和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具,都是露天的摊位,看起来格局规整,井井有条。
还有挑着饮子、时果、脯腊的担子在不拥挤的角落里叫卖的。
摊子上还能看见卖武器的,刀枪棍棒,也有不少香客在摊前驻足痴望。
丫鬟见自家夫人似乎看着什么人不走了,轻声呼唤道:“夫人?”
在大树背后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影,丫鬟走过去一瞧,原是个小乞丐,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炊饼,丫鬟便把他叫到夫人跟前来。
穆夫人看着他脏兮兮的稚嫩面容,想起了什么人,不由得叹了口气。
“带他去后面吃顿好的。”
丫鬟应了,牵着小乞丐准备要走,小乞丐回头笑道:“夫人实在心善,小的身无分文,祝愿夫人心诚则灵。”
心诚则灵,心诚则灵……
丫鬟带着小乞丐走了老远,已经混入人群中消失不见,穆夫人却还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出神。
先一步去与僧人打点回来的宋嬷嬷接过放在丫鬟手里的东西,听丫鬟说了几句,看了眼兀自陷入沉思的夫人。
宋嬷嬷嘴唇动了动,正要说什么,夫人已经摘下帏帽,露出一张郁色浓浓的脸庞,又叹了口气。
“这孩子也是可怜。”
“夫人,要将他带回府上养着吗?”
穆夫人闻言面色一变,厉声呵斥道:“带什么带,你养还是我养?以后这种话不许在我面前说。时候不早了,该去上香了,走吧。”
前面本是有几位妇人在排队,看见穆夫人来了,纷纷让开位子,穆夫人面无表情地走过去。
烧香拜佛她是无比熟悉的,捐了一大笔香油钱,放钱的过程都无比漫长。
这笔香油钱的数目饶是背后的那几家高门贵妇也都哑然,一个个张大嘴巴不可置信,莫非肃王和穆丞相一年的俸禄都在此了?这是心善还是痴傻?
可据说穆夫人一有节日就来上香,众女眷又更是震惊。难不成肃王娶了逍遥长公主后,穆王府也无比阔绰了?
传言难听归难听,若是手头紧,能娶个补贴家用的媳妇,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众女眷烧香拜佛后,私下里又聚在一起议论起这两日皇帝将茶商之女收入宫中一事。
穆夫人踏入殿内,依次于佛像面前虔诚地燃香磕头,那架势,不拜完八十八佛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