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器材和乐器也随处可见,被收拾和养护得很好。
钢琴家对此十分满意:“刘小姐,你弹一段让我看看现在的水平吧。”
“好,我已经练过一阵子了。”
“哦?”
刘爱国揉乱长发,随随便便扎了个高马尾,毕竟已经不用拍照发朋友圈和qq空间,接下来就自由舒适即可。
她将手机放在谱架上,打开了昨天收到的视频——这让钢琴家一脸恼怒。大概又是什么短视频软件里,什么“钢琴速成”之类的东西了吧?
作为老师,她必须训斥这种该死的野路子,从头开始纠正。
但她刚刚踏出一步——
“……嗯?三全音?”她听到了奇怪的音乐结构。
但令人不适的三全音很快消逝,被三全音代理和弦取代,这让前面的折磨变成了一种铺垫,反而凸显了后面的和谐。
钢琴家本以为,这是爵士乐中的即兴演奏,因为这两个部分都在波普爵士里相当常见,属于查理帕克式的泛用即兴乐段——但很快,复调音乐的特征立刻袭来,而且与前面衔接的天衣无缝。
“这……巴洛克?是赋格曲!”
对位法,让简单的主旋律与和弦此起彼落。
“老师你好吵哦。”刘爱国正打算好好模仿的,可这老师叽叽喳喳很令人难受。
“你别弹了!等等,先和我说这是什么曲子!?是巴赫的吗?”
钢琴家已经走到了她身后,头像是要架在学生肩上似的,直勾勾盯着小小的手机屏幕。里面的演奏者拥有一双惊人美丽的手,它流畅的在合成器键盘上游走。
当然,演奏技巧在钢琴家看来不算特别出彩,但其演奏的音乐却非常不得了。
作曲方法完全是巴赫式的巴洛克复调赋格音乐,可——她自认也是非常资深的古典乐从业者,却从未听过这一首……
两分钟的赋格曲很快演奏结束——
早已安耐不住的钢琴家立刻提问:“刘爱国,你看的这是什么?”
“……是刘小姐!其实是这样,我妈找您来之前,我自己私下找了人,想看看有啥办法糊弄过去……然后就……”
刘爱国如实复述了一下昨天的种种,昨天她找了好几个论坛,结果发的第一个贴,就得到了这样的回复。她觉得人家发帖精华多,所以应该靠谱,就准备好好模仿了。
钢琴家赞叹不已:“原来如此,死记硬背,而非演奏……是个临时抱佛脚的好办法。但……对方真的是三小时就……写了这首巴赫式的作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