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他见到了……
pv的内容。
像是时代剧……而且是大成本时代剧一样的画面。
凛冬之中的欧洲,崭新的蒸汽火车,贴满广告、启示、班次序号的站台。推销商品的小贩,按阶级被分列的人群……喧嚣、寒风、人们的呼气……
这是沙俄的一隅,也是过往时代的一隅。
与此同时——
歌手停下吟唱诗歌,鼓点和贝斯灌入耳朵,来自过往的亡灵——
弹奏钢琴。
……
俄罗斯,莫斯科河畔。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国家历史的美术之大成,均陈列于此。
阿特姆·鲁涅,美术及历史教授、资深负责人,同时也是资深俄罗斯美术文化研究权威。
虽然已有60岁,但他依然身体很好,脑子清晰。他认为这一切要归功于常喝酒,冬泳,桑拿,远离电子设备,靠近艺术。
他只把网络和电子设备当做工具使用,因此学生和年轻的工作人员,都不会在他面前使用手机或其他,那会招来老顽固的责骂。
只是——
这一天,他的几个学生,明知故犯了。
他们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表情严肃,鼓起勇气来到了他面前。
在他张嘴骂人之前,学生如此问道——
“教授,列宾的画作……是否有流失?”
“当然,肯定有,一位画家一生作画,除了名作之外,肯定会有遗失在社会里的。而你们……”
“那……可能我们找到了一幅。”一个学生说。
“不光如此,可能……还有其他大画家的……”另一个学生说。
教授皱着眉,很不理解他们究竟在瞎扯些什么,但又没有酒味。他左手伸向口袋取出眼镜,同时右手敲打桌子,示意他们把东西展示出来。
然后——
他目光一滞,如寡头侵吞国家资产时那么贪婪的,抱住了笔记本电脑,用全力的拿到眼前。
“……你们……知道美术家巡回展览协会的传说吗?”他的语气难掩兴奋,“民间和口口相传里,曾说在革命到来之前,伟大的他们曾为一位东方吟游诗人……”
那是一个奇妙的传说,只在极为少数的史料里有记载。可教授一直都致力于发掘历史,所以知道,那并非传说,而是一个被刻意掩盖的奥秘。
因为美术家巡回展览协会的大画家们,他们都曾大篇幅的描述过,自己年轻时曾为多么美丽、多么神秘的少女作画。只是,那些画作从未面世过,而这些传说,也从未能够被人揭露。
可今天——
“……快、快帮我打电话给学校!还有,马上把耳机拿过来。”
他虽然讨厌电子器材,但当然会用,他看得懂,这是一首音乐的封面。
而这音乐……究竟是什么?
接过耳机,他看了起来,聆听了起来。
他兴奋到了极点,不顾自己的形象,手舞足蹈,嘴里哼唱。
却又困惑到了极点,自己六十年的人生积累,如今却成了泡沫。
他只想问——这他妈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么考据完美、演员杰出到极点、场面细腻与宏大并存,却真实无比!而且场面一应俱全的……画面?这到底要花多少钱……才能拍得出来?
还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些东西……像是手机拍的?
……
因为之前序曲的人气积累,第二曲刚刚上传,便收到了不小的关注。
起初,人们只是想看看,这第二曲会是啥样?但那二十多分钟的时长,却劝退了很多人。
在这个时代,他们不会耐心去听这么长的东西。只是,往往在听完开头30秒后,他们便颠覆了自己之前的想法。而如果并未合眼,而是看了pv内容画面的人,则不约而同,会感觉到一个词。
——贴切。
内容和音乐搭配的真好!
只不过,那些资深人士,得到的则是另一个词。
——惊悚。
这他妈到底是怎么做的?这个疑问,令许多人彻夜难眠。
可他们却都感到幸福,因为那漫长的音乐,点缀着他们的不眠之夜。
……
119·一次内讧
2.the world we used to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