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打三千五还能打输?
你们波兰先前不是到处大喊自己平独镇露,武力第一,哪怕塞里斯也是插标卖首之辈吗?
结果现在就这?就这?就这?
四万人打三千五,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并且武器装备并没有代差,只是重火力少了些而已,然后你们波兰人给打出个离谱的战损比也就算了,居然最后还没达成任务目标?
丢不丢人?
就问丢不丢人!
就这,你们还好意思说自己祖上平独镇露?
赫基森之战的影响是深远的,波兰人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告诉了蓝星上其他国家的人,塞里斯军队的战力依旧是世界第一。
此战,塞里斯方面战死加上后续重伤不治一共约有1700余人。而作为进攻方的波兰人预估损失超过一万,光赫基森镇的战场上就清点出超过六千具可辨认的尸体,这还没包括在阻击周围援军时被击毙的波军。
其中更是有许多伤者逃离赫基森这个战场后因为缺医少药的恶劣环境,最后只能绝望的在角落中默默死去,这就更进一步的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不确定性。还有许多人因为塞里斯军队的炮击被炸的尸骨无存,总不能指着一节骨头说这是一个人吧?
因此有关赫基森镇波军方面的伤亡最终只能根据最后塞里斯军队在赫基森镇的战场,以及周围附近战场上收敛的尸体数量,在算上其中两成的伤者做预估,得出波军总的伤亡人数大约在一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波兰人耗费了进攻力量四分之一的伤亡,结果还没达成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波军前线总指挥的克雷什·尼古拉耶维奇中将的尸体被塞里斯军队搜寻到了。
这位中将坐在赫基森镇外波军临时指挥部中自己的椅子上,可能是知道自己指挥失误,也可能是觉得对不起波兰,对不起所有的波兰人,更可能是知道回去后会被别人将所有责任推卸到自己的头上,反正这位波军的前线总指挥在波军临时指挥部中饮弹自尽。
出于人道主义,塞里斯军单独为这位波军中将收敛了遗体,并给这位将军立了一个墓碑,上面用汉语和英语两种文字简单写了一个克雷什·尼古拉耶维奇中将之墓。
波军在赫基森之战中暴露出的组织能力,以及从城市包围圈中渗透包围圈,集结兵力的能力带来的后果就是从那些被包围的城市中逃离变得更加艰难。
德军和塞里斯军队严防死守,生怕波军再一次通过这种小规模渗透穿过包围圈,然后分散躲在荒野中,最后再来一次赫基森似的围攻。
这一次难保波军不吸取赫基森失败的教训,从而搞出一个让塞里斯或者德军丢脸的新闻。
对那些从赫基森撤离的波军,塞里斯和德军加大了对野外荒野的搜寻力度。尤其是针对那些跑到森林和树林中的波军,塞里斯更是又从国内调来了一个经过高等精灵游侠调教过的丛林师和百来位高等精灵游侠。
他们以营连级规模分散搜索,一旦发现波军的踪迹就立刻跟进侦察。营连级能吃下的他们自然自己吃下,吃不下就呼叫别的营连一起动手。
在这些精灵游侠和他们亲手带出的徒弟的带领下,将那些躲藏在森林和树林,以及那些奇奇怪怪地方的波兰军队消灭。
面对这种情况波兰军队毫无办法,以前对他们来说就仿佛回到自家一样的森林给他们的感觉反而更像是对面的家。不论他们想什么样办法,用什么样的陷阱,都无法摆脱身后的追兵和神出鬼没的塞里斯侦察兵。
这些都是后话了。
赫基森镇的战斗结束后,当之无愧的主角约翰·巴斯隆,终于拿到了他如愿以偿的塞里斯帝国国籍,并且还有一个个人一等功。
他被作为那些想要加入塞里斯帝国的外国人的榜样,激励着塞里斯帝国军队中那些还没有拿到塞里斯国籍的归化士兵,以及那些想要拿到塞里斯国籍的归化人。
不过约翰·巴斯隆在拿到国籍后也签署了一份文件和保证书,上面清楚的写着这些通过个人军功拿到塞里斯国籍的归化士兵们必须遵守塞里斯帝国的法律,如果不遵守,一样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功勋只是给这些怎么都考不过文化考试的士兵们一个途径,并不是他们的护身符。
2333.jpg
第1172章 一滴都没有啦! 522/923
明日方舟=吴汉:请选择你的烹饪导师。jpg。
明日方舟=吴汉:莫师傅炒,419专业户,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