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六国约定》中约定,塞里斯帝国将放弃波兰地区的一切权益,并将这些权益转交给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但是作为补偿,在原本划分隶属于塞里斯帝国的波兰地区土地上十年的收益将由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帝国共同出资,换算黄金后转交给塞里斯帝国。当然,两国也可以选择一次性付清,一次付清肯定要比十年转交的费用低,不过这样的话就需要动用两国的国家储备黄金。
这条里面还有一个补充条款,内容是如果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想采取一次性付清的方式的话,那么就需要以战争发起前,波兰—立陶宛联邦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一半的gdp作为付清款项。
很多人都觉得塞里斯人是狮子大开口,但是没人敢提出异议,因为他们打不过塞里斯人。
整个波兰战役期间,塞里斯人甚至连欧洲驻军都没有全面动员,仅仅只是派出了一个航空联队和一支十万人出头的远征军,然而这支远征军的战绩要比打满波兰战役全场的德意志帝国国防军更加耀眼。
尤其是驻守赫基森的5303步兵团,以全团上下伤亡百分之八十,其中阵亡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代价,顶住了三万波兰精锐军队一夜接连不断的猛攻,并且最少击毙一万五千人以上的战绩,着实让蓝星上所有的国家都发出了同一种感叹———啊,真不愧是塞里斯人,居然能这么厉害!
5303步兵团的战士在战场上流的鲜血没有白费,塞里斯帝国的外交官们用他们在战场上的胜利给帝国换取了更大的利益。
除了向塞里斯帝国支付黄金外,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也将针对塞里斯帝国提出的一些关键性的绝密技术开放。
不要以为蓝星上塞里斯帝国属于巨无霸级存在,别的国家就没有忠贞之士了。尤其是那些长年累月经受中华文化熏陶的盟友国家,忠贞之士比比皆是。
不得不说儒家在统治思想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虽然后期那些不思进取的傻逼玩意都该杀,但是前期真的非常流弊。
不论东方西方,每个国家总是有那么一群人对自己的国家报以最大的忠诚与热诚,德国和法国自然一样。
德国人在合金装甲制造以及光学仪器方面有绝活,法国人也在航空领域和海军领域有绝活。而这些绝活都是极度保密,哪怕塞里斯帝国也只能通过锦衣卫得到一点模糊的消息。
在《六国约定》中,凭借塞里斯军队将士们的付出,塞里斯帝国终于可以一窥德国和法国的绝活了。
除了塞里斯帝国外,德国和法国得到了大片的波兰土地。
尤其是法国。
法兰西因为先前和德国打了一场普法战争,然后又打了一场阉割版一战,虽然最后的结果是被塞里斯帝国调停,但是法国人已经死了很多青壮年。
为了能恢复国内的人口,法国人采取了自由开放的政策。不论是什么人,不论来自哪里,不论是不是来自法国的殖民地,只要在法国呆满三年就可以自动获得法国国籍。
这种举动的恶果就是大量的倪哥和斯坦一股脑儿涌入法国,并且逐渐开始和法国本土人争抢各种工作岗位和职位。
原本还在头疼这些倪哥和斯坦们怎么安排的法国政府在波兰战役结束后突然一看,接着一个想法就被他们快速讨论然后确认。
反正那边是飞地,并且原本的那些波兰人死的死,抓的抓,逃的逃,那为什么不干脆把国内那些总是喜欢闹事的倪哥和斯坦们全都丢到那块飞地上,然后让他们在那里自娱自乐呢?
于是破天荒的,德国的两边都和法国接壤了。一边是法国本土,另一边则是法国通过置换在德国那里购买的大量原波兰土地。
沙皇俄国自然也从《六国约定》中获得了大量的好处。
首先,原本作为沙皇俄国和德意志帝国之间的缓冲国波兰—立陶宛联邦没有了。
沙俄获得了立陶宛,并且还有波兰靠近沙俄边界的很多地方。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地方原本的贵族什么全都要么死光了,要么逃跑了,要么就逃到沙俄,然后出了一些意外绝嗣了。
只剩下了大片大片荒无人烟的肥沃土地。
吃了大约百分之三十左右,名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血包的沙俄当即缓了好大一口气。
首先国内的各种农奴暴动和起义在沙皇宣布了新的土地政策后消失了九成,紧接着贵族们也都在新的土地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资本家们则饥肠辘辘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