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看到了新海诚的一段文字,出于我个人的私心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嫌字多可以不看):
节选自2019年5月新海诚在《天气之子》里写下的后记:
为何有这部作品,是因为没想到前作《你的名字》的热度竟然有那么高……说“没想到竟然有这么高”是不是有点厚脸皮的感觉?不过是真的超乎我的预料。《你的名字》公映半年多期间,还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么多的关注和收到各式各样的意见。在家吃饭的时候,电视上的所谓名人会评论电影(感觉都是批评的),在居酒屋喝酒的时候也能听到别人的评论(又是批评的),又或者在路上走的时候竟然也能听到电影的名字(果然还是批评的)。sns上的意见也是很多,当然好评的人很多,但给大大差评一通生气怒骂的人也不少。对我而言,我花了半年时间想弄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么生气。这半年,也是在写《天气之子》企划书的时期。
虽然从中我没得到什么简单易懂的答案,但我自身有了个觉悟。那就是“电影不是学校的教科书”。我现在重新认识到,电影(或是众多娱乐媒介)没必要正确化和规模化,反而应将教科书上没写的给写出来,比如说应该把被人所知就不禁皱眉的秘密愿望给说出来。我要用和教科书、政治家、评论家不同的语言述说故事。用和道德、教育不同的标准描述故事。因为这就是我的工作,就算之后被人批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我能做的,就是将我生存的实感写成故事而已。虽然这觉悟有些姗姗来迟,但《天气之子》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写成的。
实话说,这样定好想法写故事是非常愉快的,就像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
......
我在本书的第一卷第88章就大胆地猜测过,《你的名字》没有上升高大上主题,局限在小情小爱,被很多影评人诟病这件事,搞得新海诚很不爽,于是在《天气之子》中变本加厉地写了一个为了小情小爱把世界都给摧毁了的故事,就是告诉全世界:老子就是喜欢小情小爱怎么了?老子乐意,下次还不改!
当时我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瞎寄吧猜的,结果从这篇新海诚的后记可以知道,我特么居然猜对了,只不过他因为书面语说的比较隐晦而已,但确实是这个意思。
我真是太喜欢这个逼了!
如果这本小说也让你成功喜欢上了新海诚和他的作品,不枉本咖啡这至今为止吹了他91万字的努力!
16.口碑崩盘!
《天子之子》顺利发售了,并在首日就拿下了销量二十八万的好成绩。
虽然这个成绩与《你的名字》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放眼轻小说界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毕竟,前世的《天子之子》在剧情上确实没办法与《你的名字》相比,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但它却是一部最具新海诚老贼特色的作品,它将新海诚最有特点的元素都汇聚到了一起,并将其发扬光大。
可以说,《天气之子》这部作品虽然不是新海诚最优秀的作品,但它已经成为了新海诚集大成的作品。
就像他一直以来都最喜欢刻画的小情小爱一样,喜欢的人会很喜欢,讨厌的人只会觉得矫情,不屑,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他,但是在喜欢他的人眼里,《天子之子》这个作品已经可以满足粉丝们的一切幻想了。
所以在落小路发售此书之后,得到了不少读者“爷青回”的评价。
在小说刚发售的头几天的时候,由于购买的都是老树人粉了,因此也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网上的评价都相当不错:
“妈耶!这一次居然没有刀子!!”
“树人姐姐一如既往的棒啊呜呜呜呜!”
“又一次看小说哭到崩溃,但这次我是感动哭的,不是被虐哭的,感谢树人姐姐不刀之恩!”
“果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树人姐姐的小说,树人姐姐还是多写点东西吧,少搞些其他的玩意。”
“你别瞎说,树人姐姐唱歌不好听吗?树人姐姐拍的片子不好看吗??”
如果说在最初几天,关于这部作品有争议的话,那么最大的争议就是粥树人应该多写小说比较好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
总体而言口碑和销量双丰收,落小路高兴得好好奖励了一次小糖,姐妹两一起出去找了家高档餐厅消费了一波。
但这番好景持续不到三天。
随着《天子之子》的热度逐渐出圈,越来越多的纯路人开始购买小说,这些读者不会再带有对粥树人的崇拜滤镜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