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一买回来,花不凡就忙活起来。
找了个小刷子,开始刷海虾。虾是真的大,青中带蓝的大身子,抓起来顶半个小臂大。
仔仔细细刷完,就扔葱姜水里泡着。所谓海腥味,就是花功夫收拾干净!
顺手也泡上鱼籽。
鱼皮的处理更为精细,它腥味最重,但做好了,会是受人追捧的美味。
鱼皮先要拿滚水浅浅烫一遍,再用刀二次清理,鱼鳞被刮得干干净净。再配上花不凡的刀工,被切成一丝丝的,泡入加了盐、葱姜汁、些许酒的水中。
先做鱼皮冻,作为冷菜,风味不受时间影响。
这也是花不凡将它选为明日菜品的原因之一。
泡好去完腥的鱼皮丝,直接下入沸水之中,上下浮动如细丝,熬煮出浓浓胶质。
锅铲不能停,要一直搅动,一防粘连,二防焦糊。
时间不用久,待熬煮到想要的稠度,就能找个大盆子装起来,等凉即可。
第二步,就是处理主食材——虾。
粗略一算,全部包虾仁馅的,虾仁肯定是不够的,就又舔着脸上老村长家借大白菜。
村长不在家,接待她的是孙子大娃。那叫一个爽快,拔了两颗最大的就塞花不凡怀里。
“厨娘姐姐,送你了!”
倒是把花不凡搞的一愣:拿了就拿了,回头补给他们。
海虾全部去头去壳,开背清理,变成虾仁。
大大的虾头不能浪费,全扔锅里炒出出沙的红色虾油。这时,再把虾肉身子扔去也翻炒。
挪出一大半炒好的虾仁剁碎,与白菜丁和上,放入大盆中顺时针搅拌上劲。
放上葱姜,热些猪油淋上去滋啦作响,瞬间香味就出来了。
趁着这个劲,加入盐等调味料继续搅拌,朝着一个方向,直到馅料被搅的服服帖帖,顺滑粘稠。
这下,虾仁白菜包的馅料就搞定。
她还准备做全虾仁小笼包和鱼籽小笼包,讲究原汁原味,馅料只需随手一调味。
再发一些晚上吃的面,就等着夕阳西下,给文姨和小秀才试菜。
——
晚餐时间,花不凡煮了些薄粥,就开始烧水蒸包子。
面团发的刚刚好,她手速快,包一个就往锅内蒸架上放一个,5个虾仁白菜包、3个全虾仁小笼、3个鱼籽包很快就做好了蒸上。
火力一上,那馅料的鲜香立即毫不客气地弥漫。
文姨正在里间织布,立即觉得饿了,闻着香就来到厨房。
“哟,馅料全调好了?”
灶台上小盆装着的馅料,看着就很不一样。
村上逢年过节,也有巧手的媳妇会做些包子。她也去瞧过热闹,本以为已经很厉害了。不过和花不凡调的馅料相比,干巴巴的,完全没这么透着莹莹光泽。
总之,还没尝到包子味道,就能知道今晚一定是满足的一餐。
文姨是那种最朴实的劳动妇女,一辈子不馋吃不馋穿,但今个,却实实在在期待起晚餐的味道来。
喊来还在苦读的小秀才文清正,就准备开饭。
包子连着小笼共11个,被端上桌。
先吸引人注意力的是那6个小笼包:手艺精湛,莫过于此,一个个小包子Q弹可爱,面皮薄,透着肉馅的盈盈粉色。筷子一夹,肉馅和着汁水就像要跑出来似的,让人迫不及待赶紧放入口中。
文清正先吃到的是鱼籽包。
作为地地道道的渔村人,他从未关注到鱼籽这不起眼的食材,更想不到能把它包进包子。
鱼籽紧密不松散,一吃就知道是极新鲜的。咬下去,唇齿留香,简直能吃到咸蛋黄的味道。
实在太奇妙了!
而文姨先吃到的是全虾仁包。以前村里妇人也做过全虾肉馅的小包子,不过是切碎的,这整个虾仁的倒是第一次吃。
相比之下,直见食材,没啥卤汁,干爽生香,是别一番风味。
她正闭眼回味,花不凡也夹了一个虾仁包塞嘴里。
和以前在天庭做的,还是差不少。最好还是要做虾仁水晶饺,馅料要猪肉打底,能生汁水,也能与整虾很好包裹;皮子要掺木薯粉,蒸出来晶莹剔透,奇特又精致。
可惜没有原材料。
花不凡:等赚钱了,一定把原料都买回来,让隔壁小屁孩们也都尝尝!
“和镇上卖的小笼包相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