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姨和村长吃瓜式观察两人反应。
向来沉稳自持的文清正,急着往大娃碗里夹了几块小排:“吃的都堵不上你的嘴!”
大娃刚想张嘴说些什么,文清正忙着道:“下次再有糖葫芦,《三字经》默不出来可不给你吃!”
大娃一愣,本是餮足的小眼神里满是惊慌。
终于堵住了他的嘴。
抬眼一看花不凡,她却注意力完全不在这边。嚼着小排,思绪还在如何赚取更多银两上。
众人只道:小女孩尚未开化诶!
泡好的红豆被倒入大锅中,小火慢熬,去柴,仅用一丝丝的火苗炆着。
花不凡准备就这么让红豆沙焖上一夜,等第二日早起加糖炒干成馅。
即使仙力护体,马不停蹄的工作让早起依旧显得困难。
花不凡用冷水洗了个脸。
尚在寅时(晨四点),她就起床了。
今日的任务比昨天更为繁重,且经过一夜脑袋的盘算,若按日收200文算,50日才能赚一两黄金。
妈呀,不吃不喝,50万日才能重回天庭。
花不凡愁的双眼乌青。
愁也没用,不如多干一些。
她卯足了劲儿,准备除了客人预定的单子,再多做一些。
在驿站卖不完,就去镇里头兜一圈卖!
红豆焖煮了一夜软烂绵柔的香气传来,就知道火功到位了了。
开盖加糖翻炒,直至炒成绵软柔韧的豆沙团。
加入了木薯粉的面团,还未蒸,就能看出与一般面团不同。
是莹润透水的白色。
豆沙搓球,浓郁的红,再在外头裹上水晶皮子莹润的白。
皮子被擀的极薄如纸,她将饺子皮黏连处的两端向上堆起,筷子紧紧一夹。
整个饺子就像一个福袋:肚子处鼓鼓囊囊,边皮薄如布,憨态可爱。
极为精致。
接着制作一整个虾仁饺。
这次终于有辅料猪肉了,定能还原花不凡曾在天庭制作时的美味。
猪肉肥瘦得当,搅烂如泥,很好的将一整个虾仁包裹成球状。
虾仁馅就换了一种包法,一下一下压成的褶子细密,黏连处被弯成月牙似的弧度。
这是广式饺子最经典的包法,也可称为月牙饺。
同为月牙饺,花不凡包的各个形态统一,褶皱均匀。小小的饺子,居然能给她折八个褶子,实在精巧的像艺术品。
配上昨个文清正亲手编的小笼屉,一笼满满当当放个10个。
若真推上街头叫卖,就这个品相,买不买得起高低都得看个热闹。
10个笼屉装满,50个水晶豆沙饺,50个虾仁饺准备完毕。就等出发前一起蒸。
接着,就是准备家丁的大包子和差旅大哥的油煎饼。
就馅料不同,包的过程完全相同。只不过差旅大哥的是准备路上吃,所以花不凡包好之后压扁,一个个轮着下油锅烙一下。
锅里挖入一勺莹白猪油。
土灶头锅子大,一下能烙个5、6张。白面饼子倒是快,但猪肉馅饼烙至饼皮金黄之后,还需要加水焖烧一会,让馅料完全熟透。
剩下的所有馅料,最后都被花不凡和在一起制成了油煎馅饼。
所以,今日打包起来,东西更比昨日多。
10个笼屉的水晶饺子,再加家丁的60个大包子,差旅大哥的60个饼子,和额外准备的30个油煎馅饼。
还有丫鬟海棠吩咐的,用来讨公子姑娘开心的甜食:冰糖葫芦。
5个一串的冰糖葫芦洒满白芝麻,也用油纸规规矩矩打包好。
共10串呢。
应该能讨好到他们家难搞的小少爷吧!
花不凡本是不想再麻烦文清正的。
昨日文清正是顺路,也要去驿站。
今个,难道让他堂堂一个秀才,一直帮着抗东西卖包子么。
太过不合理。
牛车来接的时候,花不凡一万个推脱,但文姨紧盯着把文清正也推上车。
“读书又不急在一时。”文姨笑道,“今个东西多,没个男人帮衬,我不放心!”
花不凡只觉得,文清正即使坐牛车,也像骑着汗血宝马似的。一派正气凛然,不像是去帮她卖包子,倒像要去朝堂谈论国事。
她微微开口道:“耽误你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