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睡吧,老婆,明儿还要早起的。”
次日。
大年初一是没办法睡懒觉的。
在这象征新年的一天,大家都要向长辈或新朋好友拜年,表达新年祝福。
就像早上起来,许诗霜第一时间对陆兴泰、伊晓燕爸妈说了声“新年快乐”。
三个娃和许乐乐也没落下。
“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诗霜。祝咱们家在新的一年里都红红火火,学业有成!”伊晓燕说完旋即笑眯眯地招呼大家,“快,过来趁热吃饺子,咱们吃了大饺子呀,今年招财进宝。”
许诗霜和陆星剑便围过去吃饺子。
早饭是许乐乐做的,有蘸酱吃的干饺子,还有紫菜虾皮汤水饺可供选择,味道一如既往地好。
其实他们之前都是南方人,按照习俗过年是吃汤圆。汤圆寓意事事如意、团圆美满。
不过可能是在北方这边不容易买到汤圆吧,许乐乐就没做。
中午则是吃年糕,晚上烧了一大盆猪肉。
一家人坐在一起,和和美美地享受家庭温馨时光。
大年初二。
这天的早饭菜谱是许乐乐煮了腊八粥。
许诗霜尝了,甜滋滋的真好吃,忍不住连夸了两声美味。
许乐乐憨笑道,“那姐,我要给你打一碗?”
还有三个孩子,每人都吃得肚子鼓鼓圆圆。
初二要“祭财神”。
不过这会百无禁忌、不忌鬼神,以及打倒阶级资本主义的规定风俗影响还在,除了一些偏僻农村,像京市这样的城市之中,自然没人敢干。
就算有,那也是关起门来偷偷的。
这一天按理来说出嫁的闺女,还要带着女婿回娘家拜年。
但是隔着太远了,许诗霜和陆星剑没法回去,只能提前给远在苏市的许家人汇过去一笔钱,聊表心意。
与此同时,许家这个新年,也是过得尤为热闹。
与往年不同的是,许晨和贝曼英带着孩子回来,一家人正式团聚了。
一年过去,热闹过后,家里便要开始商量许晨的工作问题。
许晨和贝曼英是拿着一大笔退伍费和工资存款回来的,三年过去,他们过得很节约,靠着贝曼英在蚝油厂的领导绩效,一共攒了将近八千元。
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难以估量的数字了。
要是再存点,都能成为万元户了!
不过有贝曼英这个厉害媳妇在,许晨没敢把这么大笔钱告诉家里,就只说存了一两千,回来的时候给爸妈各拿了一百块外加烟酒特产之类。
俗话说贫贱家庭百事衰,有了钱,好像一切问题都迎难而上,迎刃而解了。以前兄弟俩总会有齿龌吵架,如今许俊彦在烟酒厂上班领着高工资后,便开始照顾起弟弟弟妹来。
“退伍后上面有说给你安排工作吗?”他关心地问。
许晨点头道,“有说。”
“那是啥工作?”陈春英问。
许晨老实道:“给介绍了在电子厂当门卫保安,是正式工,一个月工资四十五元。”
许俊彦和老婆陈春英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暗想这也算不错了,起码是铁饭碗,有个安稳保障。
“可以的。”苏娟芳点头道,“你好好干,孩子大了要读书,以后你和曼英可以给他存学费和以后娶媳妇的彩礼钱了。”
就是许晨自己,对这份工作也挺满意。
安稳、离家近,事儿还少,不累。
贝曼英却不满意。
她现在一天到晚,对他耳提面命,叫他不要图眼前这点几十块的工资蝇头小利。
“这几十块算什么,你以后是要赚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她恨铁不成钢道。
许晨以为她在开玩笑,“媳妇,你这数字也太夸张了。上千万?就是咱们整个国家年收入都没这么高吧。”
贝曼英:“……”
“反正你别只看眼前!”她道,“所谓的铁饭碗工作,以后都是会下岗的。到时候你一定得南下下海经商,相信我,你一定会发财。”
她看着自家男人,面露憧憬和绝对的期盼。
许晨挠了挠头,也不知道自己媳妇咋对他那么自信呢?
不过这种崇拜让他很受用。
大概贝曼英成天在他耳边念叨多了,许晨也开始把下海经商这件事放在心里。
但她说的那个时机明显还没到!
现在全国上下依旧是紧张的形势,尽管黑市是放宽了没什么抓,但依旧是违法行为,干这个也会被人唾弃看不起。
许晨心想还是再等等吧。
贝曼英也没催他。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