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还没结束,父皇当然没有那么容易放过我。
正喘口气之际,下一题来了。
“皇儿,那你说说,对于这‘孝’字,你是怎么理解?”
嘿嘿!这个我拿手。
“‘孝’字,上半部分是‘老’的一半,‘子’在下,意为有子女孝顺的老人,生活就不用坐在‘匕’首上那么艰难。所以‘孝’主要是对父母,或对长辈而言。儿臣略微总结,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还好我读书的时候够努力,把弟子规背了一轮,背的起劲,竟然刹不住车。父皇和两位公公听的愣在原地,头不住跟着我的节拍一点一点。
父皇脸上明显挂着笑容,两位公公也不约而同的,伸出手鼓掌。
“总结的很不错,不错文采流畅,用词简洁,韵味十足。只是,不知这是何种文体?孤未曾听闻。”
“噢!呵呵!回禀父皇,这是儿臣自创的三字韵文。并非出于什么名家大师之手,所以,父皇未曾听闻也实属正常。”
“好!好一个三字韵文啊!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做不出如此精炼的总结。短短百十个字,将‘孝’字理解的十分透彻。”
“父皇过奖,这等雕虫小技,比起二叔三叔、诸葛丞相等人的雄才大略,用兵如神,简直不值一提。”
我故作谦虚。
“皇儿莫要妄自菲薄!他们是臣,你是君。臣者用兵,君者用臣!再好的将军,做饭也不如厨子,再好的厨子上掌钉也不如马夫。方向不同,术业有专攻,岂可同日而语?”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谨遵教诲!”
“难得皇儿如此谦虚好学,父皇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责怪你呢?不过话说回来,上次你将丞相关进天牢一事……”
“噢!那次是孩儿一时鲁莽,事后回想起来,后悔莫及!”
“皇儿能够如此想是最好。诸葛丞相乃我西蜀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想当初,孤请丞相出山之时,身无寸功,脚无寸土,三顾茅庐,感动丞相,出山辅佐,方才有今日之基业。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凡事须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有了三千越甲吞吴国的丰功伟绩!皇儿勿忘了父亲创业之艰难!”
我心中暗喜,终于有借口到相府跟混血娘子接触了。
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
“孩儿谨遵父皇教诲。改日孩儿亲自登门跟丞相致歉便是。”
“皇儿能够如此深明大义,甚好!甚好!”
“只是…父皇!孩儿有一个请求。”
“皇儿请讲!”
“如今孩儿已经成年,整日呆在这皇宫大院,势必会一叶障目!因此,孩儿斗胆,恳请父皇允许孩儿随意出入宫门,一来可以体察民情,二来可以长见识,不至于做个鼠目寸光的皇子。不知可否?”
“孤!准了!只是江湖险恶,不必这皇宫,皇儿凡事须当小心!切莫伤了自身。”
嘿嘿!这还用您老人家交代?这几天吃的亏还少吗?下次不带一个军队,我都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