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金城郡比我想象的要容易。守将是迷当的老部下,此人名叫‘蹋顿’,曾跟迷当一起驰骋沙场。一阵寒暄过后,即刻开城门迎接。可以说,这次兵不血刃,他功不可没。
晌午时分,我们又重新回到这个大殿。这次不再像上次一样,如履薄冰。望着眼前的一切,我想起一个人。
“大王!不知我那下属,可安好否?”
“这......”迷当支支吾吾不敢说,生怕我跟他翻旧账,直接跟他翻脸。
其实也都在意料之中,不过多此一问。劫持人质最后哪会有什么好下场,多数逃不过一死,他肯定也不例外。可怜一个忠心耿耿的小将,我居然还不知道他叫甚名字。
我默默拿起酒杯,轻轻将杯中酒洒向地面。小将军,孤敬你一杯。
迷当静静看着,不敢做声。
难过半晌,氛围才又重新回到正轨。畅谈中,迷当不经意问起药的事情。
“前几日殿下说寻药一事,可有眉目?”
“还没!这几天都在准备战事,不曾抽的出时间,羌王有何高见?”
“过两日便是五年一度的诗词歌赋大会,在玉门关外五里举行。参加者除了文人雅士之外,也不乏见识广博之人,殿下不妨前去参加,或许能有些眉目。”迷当给我提建议。
“玉门关外?”我一脸疑惑。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时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作为汉朝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建筑总体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主要由黄胶土构成。
出了玉门关,不再属于凉州地界,就是在汉武帝时期,版图也到玉门关而止。中间有一段黑暗地带,是典型的三不管,匈奴人经常到此地掳掠人口,抢牛羊马匹。
这王八蛋安的啥心,他这是喊我跑去金三角地带啊!万一被匈奴人掳了去......
虽然明知道如此,我还是故作疑惑:“孤听说,出了玉门关是三不管地带啊!我只身前往,万一碰上匈奴人,岂不自寻死路?”
“殿下多虑啦!你助本王重夺王位,我怎会让你以身犯险。”怕我起疑心,他只能耐心解释。“羌族、大月氏、匈奴在近百年里相互征伐,导致人口死伤无数,文化停滞不前,导致经济、治安混乱不堪。因此三族先祖曾坐下商议,每五年举行一次文化交流大会,促进社会进步。大会举办期间,不管三方矛盾如何恶劣,都必须停下战火,保证大会正常举行。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至今已是第十二届,从无意外发生。”
“还有就是,殿下您忘了我们的约定?”他不怀好意的瞟我一眼。“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击退匈奴。届时,你我各领大军,驻扎在关内,就算有意外发生,也有大军接应。等大会一结束,便先声夺人,主动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想想是这个理!嘿嘿!速战速决,咱也可腾多点时间去给龙儿找药,早一天回去,就多一分保险。别看这迷当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
事不宜迟。迷当和我各自带领本部人马从金城郡出发,不消半日即来到玉门关,按既定计划部署兵力。而后带上随从,准备前往大会所在地。
正出发到半,一个士兵打扮的小厮追上来,非要跟我们一起去。我心里正在纳闷,到底是谁吃了豹子胆,在这节骨眼上敢毛遂自荐。但见他文质彬彬,面夹桃色,朱唇粉面,不由心中一喜。哈哈!这哪是什么他乡遇故知,这是他乡遇情人啊!
“文姬!”我不由脱口而出。
我之前还纳闷,谁那么贴心,懂的半夜帮我披上被褥,原来是她。
见我已认出他,索性上来俏皮的搂住我的胳膊,微笑着嘴角往上倔:“让不让我去嘛?”
娇滴滴的声音让人难以抗拒,只好同意。
“可以去!不过你这身打扮,可不太应景,得去换套衣裳。”
“可是......”文姬向四周瞟了一眼,除了黄沙、尘土,哪有什么集市商铺。“要不我穿你的吧?”
我尴尬的笑了笑,只能这样吧!她找一处僻静无人的地方,把衣裳换上。
走出来那一刻,我差点把嘴巴笑歪。她那小身板穿上我的衣服,就像衣服挂在衣架上一样。哈哈哈哈......这是穿的戏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