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第二日,刘昭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却发现邓芝已经在前院中练习剑术了。
“怪不得他能成为三国时期最长寿的大臣之一,也难怪他年过六旬还能带兵平叛,这生活习惯还真是规律啊!”刘昭在心中感叹道。
不过,刘昭还没意识到的是,邓芝固然自律,但刘昭起床确实太晚了。或许是觉得自己招揽到了一位忠臣良才,就开始放松了。前世养成的赖床习惯,在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三天,又开始发作了。
等到二人用过早餐之后,邓芝便安排了五名家丁跟随自己,由刘昭带路,接赵氏到邓府空置的宅院中居住。而这一来一去,又是一天的时间。
“阿母,您就安心在此住下,伯苗乃忠良之后,为人正直,处事周全,定能派人将阿母的起居照顾好。”刘昭拉着赵氏的手说道。
“昭儿莫要担心,吾还不算老,自己一人足矣,昭儿时刻注意照顾好自己才是。”赵氏看着处事稳健的刘昭,心中很是欣慰。短短两三日的时间,便能寻得良才,在赵氏的心里,刘昭一直都是个孩子,但此刻,她也觉得刘昭是天人之资。
刘昭拜别赵氏之后,便径直来到了邓芝的书房。
“公子,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刘昭嘱咐过邓芝,往后称呼他公子即可,免得暴露身份。
刘昭看向邓芝,心中暗自叹惜道:“伯苗虽文武兼备,但终究不是诸葛亮和鲁肃那样的战略大师啊!只可惜,这两位大才已经各有所属了!”
诸葛亮应该是在公元206年或207年初投效刘备的,而刘昭此时却还是无名之辈,注定与这位流芳千古的大才无缘了。而鲁肃早已被周瑜再次邀请,去效力孙权了。
“伯苗以为,下一步应当如何?”刘昭试探着问道。
邓芝略加思索后说道:“据在下所知,巴西郡郡守庞羲与州牧刘璋有姻亲之好,其女嫁给了刘璋的长子,且庞羲在长安之时,对刘璋的儿子有庇护之功。但在下听张南和所说,刘益州因庞羲曾招募私兵,又恃恩专权,对其多有猜忌,而庞羲对刘璋也是多有防备。若能招揽此人,或为助力!”
闻言,刘昭陷入了沉思。
益州别驾张松曾对刘璋说:“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而张松,无疑是整个益州最了解刘璋的人之一。从这里其实就可以看出,刘璋与庞羲并不和睦。
但刘昭并不认为庞羲能被轻易招揽。毕竟,庞羲与刘璋是亲家,刘璋对庞羲从明面上来讲,也还是不错的。庞羲虽然对刘璋不是那么忠心,但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是绝不会反叛刘璋的。
但邓芝的话也点醒了刘昭: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而这,也为刘昭在许久之后夺取益州,提供了灵感。然而,现在,邓芝的建议却不具备可行性。
那有没有从刘璋手中夺取益州的先例呢?自然是有的,那个人就是刘备。
想起刘备,刘昭瞬间便有了思路。他一挥衣袖,朗声说道:“伯苗,我们的下一步行动,就是四个字,造势,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