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混战中,徐晃、张郃、鲜于辅、阎柔、曹纯等将领奋勇争先,他们率领着数万骑兵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场面异常惨烈。曹军士兵们手持长矛、挥舞着战刀,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汉家儿郎奋勇杀敌,毫不畏惧生死,为了保卫家园和民族尊严而拼搏。
乌桓军队原本“众甚盛”,他们人数众多,士气高昂,但在曹军如此勇猛的攻势下,他们的阵型开始崩溃。
乌云低垂,狂风呼啸,黄沙漫天。在这混沌之中,一员大将手持长刀,身披铠甲,英勇无比。他便是威震敌胆的张辽。面对他的是蹋顿,而这位昔日里不可一世的乌桓首领,此刻却显得有些慌乱。
蹋顿咆哮一声,挥舞着手中的兵刃,朝着张辽猛扑而来。张辽眼神坚定,身形未动,只在最后一刻,突然一个侧身,避开了蹋顿的攻击。他手中的长刀顺势一挥,带起一道凌厉的刀风。
“当!”一声巨响,蹋顿的兵刃被张辽的长刀击飞,而他本人也在这股巨力之下,踉跄了几步。张辽趁机欺身而上,长刀如龙出海,直取蹋顿的咽喉。
蹋顿面色大变,他万没想到自己会在张辽的手下落得如此境地。他拼尽全力想要抵挡,但张辽的刀法却如同流水般连绵不绝,让他无法找到一丝破绽。
在这生死关头,蹋顿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避无可避,只能硬着头皮迎上了张辽的长刀。
“噗嗤!”一声轻响,蹋顿的咽喉处被张辽的长刀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如注。他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败在了张辽的手下。
张辽收回长刀,目光冷冽。他望着倒在地上的蹋顿,心中并无多少波澜。张辽手持蹋顿的首级喊道:“蹋顿已死,降者不杀!”
乌桓群龙无首,最后终于被杀得七零八落,“死者被野”,三郡乌桓的主力骑兵在这场决战中开始全面崩溃。
此战中,曹操大获全胜,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人。
曹操站在一片开阔的战场上,目光如炬,俯瞰着跪倒在地的乌桓俘虏。这些俘虏头垂地,瑟瑟发抖,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绝望。
曹操身穿铠甲,战袍随风飘动,他身后是整齐列阵的汉家儿郎,他们的目光坚定,神情肃穆。这片土地,这片天空,是他们誓死守护的家园。
曹操缓缓抬起手,指向那些俘虏,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穿透了云层,回荡在整个战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决绝与霸气,仿佛是一柄出鞘的利剑,直指敌人心扉。
随着曹操的话语落下,整个战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汉家儿郎们齐声高呼:“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他们的声音震天响,仿佛是对曹操话语的回应,也是对敌人最直接的警告。
那些乌桓俘虏跪在地上,看着大声高呼的汉军将士,就像一群小鸡见到了凶猛的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