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接龙?”
丽姑和月梨两脸疑惑地看向冯梓烨,异口同声问道。
冯梓烨向两人解释了成语接龙的规则,怕她们不同意,又补了一句:
“过完年我就要去上学了,趁现在多学点知识,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嘛。”
丽姑和月梨对视了一会儿,虽然都同意玩这个游戏,但答应得有些勉强。
丽姑率先开口:
“老奴虽然识得几个字,但实在没读过什么书,平时抄个礼单记个帐什么的倒还可以,这成语知道的着实不多。”
月梨则直接问道:
“成语是什么?”
冯梓烨耐心答道:
“就是四个字的词,像什么一帆风顺、你来我往、知书达礼这些都是成语。”
月梨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游戏就正式开始了。
丽姑:“地利人和。”
月梨:“和风细雨。”
冯梓烨:“哎哟,不错哟,雨下整夜。”
“......”
丽姑怀疑地看向小娘子:
“有这个成语吗?”
冯梓烨理直气壮道:
“怎么没有,不是有一首歌还用了这个成语吗?就是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那首歌。”
丽姑:“是老奴孤陋寡闻了……夜,夜长梦多。”
月梨:“多此一举。”
冯梓烨:“举起手来。”
月梨歪头:“这也算成语吗?”
冯梓烨点头:“嗯呐,四个字啊。”
丽姑:“来……来历不明。”
月梨:“明辨是非。”
冯梓烨:“非常不错。”
有了前车之鉴,丽姑和月梨见小娘子毫无心虚之意,也不敢随意质疑,只好继续游戏。
丽姑:“错综复杂。”
月梨:“杂七杂八。”
冯梓烨:“八块腹肌。”
丽姑:“肌肉酸痛。”
月梨:“痛得哭了。”
冯梓烨:“......”
这下好了,全都跑偏了。
好学的三人虽然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了一下午,但是画风却越来越诡异。
丽姑:“良辰美景。”
月梨:“井底之蛙。”
冯梓烨:“挖粪涂墙。”
“哈哈哈,小娘子,你说什么呢?”
整个下午,冯梓烨都在说些奇奇怪怪的词,逗得另外两人眼泪都笑出来了。
丽姑一边揉肚子,一边摆摆手,上气不接下气:
“不玩了不玩了,小娘子尽耍赖,那是发奋图强,什么挖粪涂墙啊,怪恶心人的。”
月梨也边擦眼泪边站起身,喘着气道:
“奴读书少,小娘子莫要诓奴,什么怀才不孕、呢乌恩能肯定不是成语,奴也不玩了。”
冯梓烨见两人已完全将自己的终身大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也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
在丽姑和月梨准备年夜饭的间隙,她突然想出门去透透气。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冯梓烨在巷子里漫无目的地闲逛着。
整个百家巷都弥漫着屠苏酒的香气,有几个扮演禁中班直的孩童,脸上戴着假面,往路中扔爆竹。
饭菜香气和爆竹烟气笼罩着整个汴京城,每家每户房梁下都挂了两个红灯笼,门上都贴着桃符和春帖子。
在这一夜,皇亲贵胄和平民百姓并没有什么区别,所求的不过是家人团聚,平安健康。
冯梓烨朝百家巷最里侧的那个小院子走去,每一步都充满了幸福和珍惜。
西暖阁里,忙碌好的丽姑和月梨招呼小娘子吃年夜饭。
冯梓烨目瞪口呆地盯着那一桌子碗盆碟盘,身不由己地咽了咽口水。
桌上摆得满满当当,没有一处多余的空隙。
光点心就有六样,粉羹、群仙羹、四色包子,蒸饼胡饼油饼样样俱全。
更别提六七样大菜样样色香味俱全,煎鱼、白切羊肉、莴苣炒生菜、西京笋等是应有尽有。
当然还有她最爱喝的鹌子羹。
冯梓烨端起一杯屠苏酒,难得正经地对丽姑和月梨笑道:
“丽姑,月梨,这十四年来真是辛苦你们了,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我心里,早已将你们当成自己的娘亲和妹妹了,这杯酒我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