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四海龙的人真送了一千两白银,还把花斋当年的卖身契拿了过来,那几人匆匆把海滩上的尸体都搬回去了。...
项羽还在昏睡之中,何安父子将银子接了过来,一家人眼睛都看的直了,项羽拿回的三十两银子,已经够多了,这一千两银子数都数不完,一家人都不知该怎么高兴庆祝了。花斋拿着那一张薄纸痴痴的说不出来话,她原以为这辈子都再难脱身,如今却轻轻松松的走了出来,高兴地不知说什么好,何成奎见花斋躲在一旁偷偷落泪,诺诺的靠上前,一张脸憋得通红,不知该怎么开口安慰,花斋知他好心,哭中带笑道自己只是高兴。花斋让何安父子将这银子找个地儿藏起来,便没再管这事儿,项羽她也仔细看了,只是累着了,剩下的只有她弟弟,虽然仍需要每日吃药照顾,但日子已比以前好了太多,一张脸上常带着笑容,看的何安父子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待到下午的时候,项羽终于是醒了,他一睁眼,见花斋坐在床边,手里织着什么东西,项羽道:“你在织什么东西?”
花斋手中一顿,却是用针扎了一下指腹,花斋笑道:“项大哥,你醒了。”
项羽只见花斋一张脸满是笑容,眉眼间不像以前一样带着愁绪,显得很是迷人。项羽不自觉地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再睡就怕你还扎自己。”
花斋脸色微红,笑道:“小时候学的,这些年早就放下了,今天试着织一下。”
说完,把针线往旁边桌子一放,也不让项羽瞧。
项羽也没继续问,半坐了了起来,长呼了一口气,说道:“四海龙的人再没来吧?”
花斋从桌子上端过来一碗热汤,说道:“今天早上又来了一次,不过是来送银子的,他们真送了一千两银子。”
她顿了一下,装作轻松却难掩言语中的喜悦道:“还有我当年的身契。”
项羽伸手接了过来,热腾腾的喝了一口,朝着花斋开心笑道:“不错,还是这花银子买的鸡汤好喝。”
花斋浅笑道:“项大哥你慢点喝,小心烫,以后呀,想喝我便给你熬去。”
二人相视一笑,项羽不再说话,低着头不知道想些什么,花斋道:“项大哥,你说昨夜那人说了什么,贾帮主怎么就跑了呢?”
项羽皱了皱眉,说道:“我也不知,想来那群人暂时也不敢再来。”
花斋还有些不放心,见她脸上一脸忧愁,项羽安慰道:“莫怕,过几天我身子好了,也不怕他们再来。”
家里人多了,自然热闹了起来,何安一家有了钱,也不再用出海谋生,众人其乐融融,项羽还跟何安商量着弄了块牌匾,上面写着两个大字,“何宅”,乐的何安是合不拢嘴。
项羽身体也渐渐好转,心情也是不错,时不时拉着何安喝酒,这晚,众人正在吃饭,项羽喝的尽兴,便逗何成奎喝酒,何成奎也不小了,举起酒杯仰头喝了一大口,他从来没喝过酒,自然不想在花斋面前露怯,只是喝的有点急了,没多长时间,便开始胡言乱语,手脚不听使唤。众人喝的尽兴,花斋也来了兴致,也喝了几杯,拿出琴给众人弹了起来。
何安混迹在品香阁那么长时间,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眯着眼小口抿着酒,乐呵呵的跟项羽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项羽看了看趴在桌子上的何成奎,笑道:“何大哥,我看成奎也不小了,该给他娶个媳妇了,成花也能嫁人了,要不先给成奎办了。”
花斋调笑道:“何不二人一起办呢。”
何成奎喝的醉过去了,何成花可是一滴酒没喝,羞的不敢说话,花斋没事的时候还帮她抹点脂粉,一张小脸不再像以前一样干枯,多了几分艳丽。
何安喜道:“好好好,明儿我就去问问旁边的李婶,给成奎找个好媳妇,女儿,你可有看下的后生么,咱家好让人给你说去。”
何成花一张脸憋得通红,摇摇头又点点头,坐在那一动也不动,众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见众人不再看她,何成花悄悄看了看项羽,又扭头看看身旁的大美人,一时间,愁容满面,找了个借口回自己屋去了。
何安道:“项兄弟,你这也不小了,没什么考虑么?”
此话一出,正在弹琴的花斋心中一动,手指上不乱,竖起两只耳朵,一双眼睛也是偷瞧着项羽。
项羽摇摇头,苦笑道:“我是个苦命人,不敢在奢求这些。”
何安偷看了眼花斋,附在项羽耳朵低声说了几句,项羽苦笑道:“何大哥,真不成的,不瞒你说,我这还有要紧事,怕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