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后朱元璋又召见了蓝玉常茂二人,让他二人带领两千京营精锐人马去往东昌府驻扎!
老朱特意叮嘱,一定要在营中挑选良家子,并且给了二人一张纸条,上边写着挑选方法,等人马到了东昌府,一切要听从刘强的训练指挥,所有人只负责训练,其他事情不要过问!
得到此次任务的常茂,兴奋的一宿没睡着觉,哈哈,又可以开启东昌府的奇幻之旅了!
而蓝玉昨天就在老朱身边不远,把情况前后看了个清清楚楚,知道这是自己的造化,那种武器搞不好全大明以后只有自己和外甥带领的这两千人有机会使用了。
本来自己马上就要跟着傅友德去蜀地打仗的,平常自己就是个先锋小官,没什么存在感。如今成了太子的妻舅,自己成了外戚,自古以来外戚都是皇家最得力的助手!
朱元璋重用自己和常茂,把如此神器交给自己二人掌握,那是对自己多大的信任,绝对要办好这件差事,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第二天,常茂一大早就把舅舅蓝玉喊了起来,蓝玉无奈只好起床,跟外甥骑马来到京营挑选良家子。
何为良家子?
刘强有过交代,还专门把戚继光在选兵中说的话记录下来交给廖忠,让陛下按照这个方法挑人。
第一切忌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但看面目光白、行动伶便者是也。奸巧之人,神色不定,见官府藐然无忌者是也。第一可用,只是乡野老实之人。所谓乡野老实之人者,黑大粗壮,能耐辛苦,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此为第一。
戚继光为啥这么选?
在《纪效新书》中,戚继光说以前选兵都主要看重四点,分别是:“丰伟”、“武艺”、“力大”、“伶俐”。
通俗地说就是身体高大、会点武功、有一把子力气、为人机灵。但是这四点并不是唯一标准,既不能废除,也不能光看这四条标准。
戚继光认为武艺差一点可以教,力气差一点可以练,但是胆气和精神面貌则是最主要的。
如果选了一个身体庞大却胆小的,在战场关键阶段跑不动,反而成为累赘;而武艺高强却胆小的,临阵怕死,甚至经常仗着武艺带头逃跑,这也不行;伶俐而没胆气的更可怕,平常就会占各种便宜,还没开战就想好了退路,而且在他跑路时为了顺利,还经常忽悠别人先跑;力气大而胆子小的人,临战的时候吓得腿软眼花,叫他他听不见,推他还推不动……
所以这四条标准不能废除,但也不能全靠这些。只有胆气充足,再配合上力大、丰伟、伶俐,而给他教授武艺,这才是最优秀,求之不可得的人才。
其实这只是能入门的要求,还要在良家子里面挑选,眼神好的,手指灵活,手臂稳的,
二人照着陛下纸条上写的这个办法挑选兵卒,整个京营十万人马,整整挑了三天才把兵员挑满,坚决不落下一个好苗子!
那些当兵的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是要挑什么兵?一遍遍优中选优,十万人里就要两千个兵!
被选中的无不欣喜若狂,这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啊!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魔鬼训练!
两千人跟着蓝玉和国公爷常茂,向着北方的东昌府而去,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不一样的人生。
一路之上常茂嘴巴就没停,与舅舅说起,当初自己和陛下在东昌府的种种见闻,听的蓝玉心生向往,对这个刘强越发好奇起来!
这个人太神奇了,他拿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过的,蓝玉不由得加快了胯下马儿的速度。
最近大明朝廷颁布了许多政令!
第一,不再限制百姓的出入,百姓可以自由的去往大明任何地方,再也不用去官府办理路引凭证!
第二,大明百姓从今以后不再区分三六九等,户籍统一更改为大明子民人人平等,取消任何奴籍,贱籍,匠户,军户等等,各家各府的下人仆从恢复自由身!
从今以后各家下人仆从卖身契作废,各家可以与其签订雇佣契约,不可强行限制人身自由,如有不法行为经百姓举报,一经查实从严从重治罪!
第三,从今往后官府不再强行征召劳役,由原来的无偿征召改为有偿雇佣。
而刘伯温也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会把商业部这个任务交给自己!
自己在后边出出主意,当个狗头军师什么的就行了嘛!干什么非得让我老人家出面,老朱动动嘴自己跑断腿,一把老骨头都快折腾散架了!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