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须弥国的国耻,臣每当想起此事都心痛不已,夜不能寐,却又毫无办法。”
郑安雅道:“真是难为你了,回去歇息吧。”就在陈完转身将要离开之时,郑安雅忽然叫住他,对他说:“看公子方才的样子,倒是有几分你的祖父——须弥武王当年的神采。”
陈完听了,眉梢一动,说了句“王上谬赞,臣愧不敢当”之后便离开了。
陈完走后,房如樨从密室中转了出来。郑安雅问他:“听陈完的话,倒像是个孝顺父亲、爱护百姓的人,叔叔你怎么看?”
房如樨道:“这就是他厉害的地方,七句真三句假,一不小心就会被他糊弄住。”
郑安雅问:“那怎么鉴别他的话是真是假呢?”
房如樨道:“王上可还记得臣教过您的方法?首先,仔细听他的话,尽量记下来,看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下,他的话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其次,不要只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他刚刚在这里慷慨陈词,您不妨看着,等他回到须弥国的那一天,他是不是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乎百姓、在意自己的父亲。”
郑安雅撇撇嘴:“那还要等好久哦。”
房如樨笑道:“王上,须弥国内的情况臣已经大体与您介绍过了,不知您还记得多少?”
郑安雅挑挑眉:“叔叔这是要考我?”
房如樨点点头,微笑着说:“好久没有给您出题了,挺怀念那个时候的。”
“好吧,放马过来。”郑安雅笑着站起身。
房如樨展开舆图,问:“王上听好了:须弥国分为哪几个郡?各自有哪些特点?”
郑安雅笑了:“这才第一题,叔叔就要给我挖坑了?须弥国不设郡,朝廷直管全国三十六座城。这三十六城大致分成三部分:东部十一城为须弥国祖业,国都丹丘城亦在其中;南部十城以泽州为首,与孤竹国接壤,风土人情也与孤竹国北部多有相似;西部十五城以陵平县为首,与我国接壤。南部和西部共二十五城,是须弥武王陈功赫在位时打下的基业。”
“嗯,不错。除了我国之外,须弥国有哪些邻国,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除了我国,须弥国如今只有两个像样的邻国:南边的孤竹国和东边的长乐国。在历史上,须弥、长乐两国王室曾有过连续几代的通婚,长乐国王室生性恬淡不争不抢,两国关系一直很好。但陈功赫即位后却一改传统,让太子陈孝仁娶了孤竹国的公主。自那以后,两国就没有那么亲密了。”
“王上以为,陈功赫为何要让儿子与孤竹国联姻呢?”
“嗯……”郑安雅想了想,答道,“陈功赫怎么想的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很明显:在他的任上,须弥国从一个只有十一座城的三流国家变成了坐拥三十六城的大国。或许,他已经看不上从前的穷亲戚,一心要和孤竹国这样的大国交朋友了。可惜啊,陈孝仁居然和孤竹公主闹到和离的地步,弄得他里外不是人。”说到这里,郑安雅忍不住笑出了声。
“嗯,虽是猜测却也合情合理。”房如樨笑了笑,“既然说到了孤竹国,请问王上,孤竹国在两位公子争夺王位的过程中做了些什么?他们想达到什么目的?”
“孤竹国啊?叔叔您偏题了哦,不是说好的考须弥国的事嘛?”
“这些问题与须弥国的未来息息相关,请王上答题。”房如樨不依不饶。
“孤竹国站在公子离的一边,还暗地里出兵帮他打仗、帮他在各国间造势,说他才是须弥共王陈孝仁的长子,理应由他即位。至于目的嘛……”郑安雅敲敲脑袋,“不好说,大体总是想等公子离登上王位后多捞些好处嘛。”
“他们会要些什么好处呢?”
“啊这个嘛……”郑安雅犯难了。
房如樨提醒她:“王上,一国对另一国索取的好处大体上只有钱财、土地两种,您觉得他们会要什么?”
郑安雅思索片刻后,答道:“如果我是孤竹王,我就要南部十城。”
“为何?”
“如果索要岁币,会加重须弥国百姓的负担,使他们怨恨孤竹国,说不准哪一天他们就带着仇恨打过去了,历史上这种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如果要的是城池就不一样了,只要妥善对待百姓,就可以慢慢把敌国百姓变成自己的百姓,让他们为自己效力。所以,短视的君主才会要钱,有能力的君主更倾向于要城池。况且,南部十城与孤竹国接壤,风俗也相近,同化起来会更为容易。”
“很好,”房如樨很是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