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东洲往事 > 第17章 出兵(二)

第17章 出兵(二)

他嗜睡就是因为被那人下药了,我怀疑长卿身边也有。如果玉轮军兵临城下,那个潜伏在长卿身边的间人借机出手,再坏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什么?”段知书惊诧道:“东帝的贴身随侍也被渗透,你确定吗?真是匪夷所思,二公主怎么搞的?”

郑安雅摇摇头,道:“阿咪吉那边的情况我不清楚,不过长卿身边有间人的事我也只是猜测,还要等萧儿他们确认。”

段知书道:“陛下,您这是在赌,拿高昌国的国力做一场豪赌。”

郑安雅道:“若是任由他们打出胜负,对我高昌国而言固然更为稳妥,但若是我们此刻参战,可以避免玉轮国坐大的机会,尽管会有不小的损失,但我们获得的好处会更多。”

“陛下,您跟我说句实话,东帝和渤海国在您眼中哪一个更重要?”段知书望着她,眼中似有微光点点。

“夫子这是何意?”

段知书道:“您如此着急出兵,究竟是更在意渤海国会被打败,还是东帝陛下的安危?”

“我都在意。”郑安雅道,“夫子,我知道您有顾虑,要不抽个空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段知书长叹一声,道:“我知道劝不住你。也好,明日朝堂上让大家议一议吧。”

“那好吧。”郑安雅低头饮茶,不着痕迹地用袖子挡住自己上扬的嘴角。

次日朝会上,郑安雅迫不及待地把这个议题抛了出来。段知书刚刚陈述完不能开战的理由,柏崇峦就站出来逐条反驳,眼见两位丞相意见相左,群臣一下子就炸了锅。郑安雅瞅准时机高声喝止,道:“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这样吧,在场五品以上官员无论职位高低,一人一票,不记名投票表决,票数多的胜出。不过朕有言在先,无论结果如何,在场的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众人一听自己居然也能参与决策,纷纷表示赞同,段知书和柏崇峦也没有反对。

待到唱票的时候,段知书才觉察到情况和自己预想的不大一样。她原以为,武将们期待建功立业,当然希望开战,而文臣们无法在战场上立功,喜欢拼资历、熬年头,不希望武将们升得太快,自然会站在她这边。而朝堂上文臣与武将的比例约为二比一,柏崇峦这样立功心切的新进文臣也是少数,自己应该有胜算。可眼看着票即将唱完,结果却是主战的多于主和的,这些文官们怎么了?她百思不得其解。

段知书想不明白,郑安雅可是看得一清二楚,不为别的,正是柏崇峦的影响力。正如段知书所想,武将以杜襄成和房似瑾为首,下至五品的怀化朗将、游击将军等,无一不支持出战,而文臣们的心思可就不大一样了。只因这些文臣中,约有一半是神族,另一半是人族。神族都是活了几千年、上万年的老家伙们,见惯了世间的起起落落、潮涨潮消,的确如段知书所料,基本不赞成出兵。但人族只有几十年的寿命,算计那么远做什么?当然是抓住眼前的荣华富贵要紧。之前段相与柏相的辩论中,西帝虽不表态支持哪一方,但恐怕连傻子都能看出来西帝的真实想法。只因柏相不过是个新人,朝中根基不稳,更没有党羽门生,而段相则是六十几年的老丞相,又有帝师这层身份在,假如西帝支持的是段相,那恐怕这个议题根本没机会在朝堂上提出来。换句话说,西帝心中支持的一定是柏相。这件事表面上是两位丞相意见不一,实际上是西帝与段相的分歧。再由以往卫信忠、虢仲靓火速拜相封侯的经历基本可以断定:段相会很快退居幕后,从现在起往后的几十年里,朝堂上最炙手可热的人将是这位柏相,与他站在同一阵线才是人族文官们最划算的做法。

投票结果已出,郑安雅自是满心欢喜,忙不迭地下命令了:发兵三十万,分成两路。其中南路军十万,从金竹、南阳、桂林、象四个郡中抽调,由房似瑾领兵,在界山以西待命,一旦渤海国主动开关即可进入。北路军二十万,从河西、上雍、下雍、积善、魁五个郡抽调,由杜襄成领兵,暂时驻扎在与长乐国接壤的首阳郡。郑安雅原本计划亲自带兵,怎奈段知书说什么也不肯放她去,就连柏崇峦也不赞成,她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任命了房似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