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竹园明日的戏剧,她们可都听说了。
据说有很多人都想去看,却因为琴竹园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不得不等到下一次。
姑爷请他们去看戏剧,不用付入园钱还能率先看,这可是他们占了便宜。
早知道姑爷这么好说话,他们就应该早些讨好姑爷,没准还能有更多赏钱呢。
二十四的雨并不大,天空下午就已经放晴。
这让被雨困住在铺子里的人,不顾路面的积水都要将自己获得的消息传递出去。
一个下午的时间,襄城大街小巷的人纷纷赶往琴竹园。
有钱的会准备好提前买下明日开园的入园钱,没钱的也乐意看个热闹,顺便向琴竹园的管事打听消息是不是真的。
得到的结果不言而喻,掌柜亲自出面承认但却没有再向那些人透露其它的剧情。
颜小姐说这是一种宣传,稍微透露一点可以保持其他人的期待感和神秘感,吸引更多的人。
襄城家家户户谁没有一点闲钱,琴竹园的门票也不贵。
因为那些人想要提前付入园钱,掌柜笑得牙不见眼。
原本她们琴竹园可没有这种提前收钱的先例。
是颜小姐提出这个叫预约的办法,给那些人一个票据,上面写好座位,凭票据进入琴竹园又方便又省事。
票据上面写有日期,要是那天有事情耽误了可以有一次机会凭票选择下一个时间段,要是再错过她们是不会退还入园票据的银钱的。
这些都给那些买票的人讲清楚,别到时候又来找琴竹园的麻烦。
掌柜一下午嘴都说起泡了,总算将准备的四百三十二张票据全都卖了出去。
琴竹园还算大的准备了五百二十个位置,其中给闫家的人和邓家的人准备了一些座位,剩下的全都在一下午卖了出去。
就这样还有好多人没有买到票,无奈只能等到下个月三号才能再来。
因为这次的戏剧不是连续的从头到尾而是分段演出,所以邓婉筠和颜卿禾商量每个月的二十五排新戏剧,剩下的三号,十号,十七号,都安排上一个月的旧戏剧。
这样没看过的人可以先选择看之前的片段,看过一次的还可以回味再看一次。
琴竹园之前也是这样的安排,只不过是新旧轮替,一个月两新两旧的戏剧。
这可就导致新的戏剧出现的太快,戏剧又是相同的类型很容易让人视觉疲劳。
颜小姐说的这些虽然有些听不懂,但大致能理解。
反正就按照颜小姐说的来安排就是了。
邓小姐都没有意见,她们有意见又怎样,她们又不是东家。
二十五这日,暖阳高照一部分人的神情带着激动与兴奋的走出家门,纷纷前往琴竹园。
闫家也不例外。
闫家虽然富庶但不允许铺张浪费,每个院子里最多只有五人照顾,再加上其他的洒扫一共四十人不到。
有颜卿禾的邀请,闫家上下除了三姐以及三姐身边的贴身丫鬟凉秋两人,包括闫家主她们都来到了琴竹园。
四十多人浩浩荡荡的走在街上,好不壮观。
下人小厮规矩的跟在主子身后,一路上挺起胸膛看路过的人对她们投来羡慕的目光。
一个个恨不得伸长脖子把头高高的扬起,别提有多神气。
也有不少人眼神瞟向队伍的最前方。
为首的闫家人各个容姿焕发气宇轩昂,更多人的目光皆是聚集在闫家的赘妻颜卿禾身上。
就连闫家家主和主君出山都没被人过多关注。
可见颜卿禾在昨日的流言中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甚至还有那大胆的隔空喊话颜卿禾能不能把琴竹园的那个话本子卖给书肆,好让他们没时间去琴竹园的人看看话本子。
颜卿禾微笑没有回应。
一场戏剧果然看得人意犹未尽。
尽管闫长玉看过一遍,但这一次明显比上一次要好,上次没注意的很多小细节这次也看的清晰。
他还以为看过一遍就会感觉无聊,没想到他还是会下意识的沉浸在剧情里。
这时闫长玉才明白颜卿禾这话本子写的有多么精妙。
这一天看过琴竹园新戏剧的人都对闫家这位赘妻有了新的认知。
见识到闫家每个人对这位赘妻的态度,她们更加了解到颜卿禾的手段了得。
闫家有这位赘妻不仅没成笑柄,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