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那我要过继三郎做我的长子,阿兄可愿意?”
李旦不再说话,只是凝神望着远处。太平凄凉地笑笑:“不过是玩笑而已。但我当真喜欢三郎。这孩子与你最像,风姿卓绝,不甘居人之下。日后说不定,是他做皇帝。”
李旦忙低声训诫道:“莫要胡说。”
她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你我在此处说的,那一句不值得千刀万剐?便多说了一句又能怎样,王公贵胄,如今都是朝生暮死的蜉蝣罢了。”
她抬头望着一轮圆月:“李旭轮,李令月。阿兄是旭日当空,我是流光皎洁。我们本是天生一对。若是命定不能在一起,我便改了我的命。”?
李知容听得入神,没发现身旁的颇黎在听到这一句时,神色微怔。
李旦起初没有听懂这句话的意思,忽然,他像想起什么似地,扳过太平的肩膀,辞色俱厉地问她:
“太平,千万不可为了我去勾结乱党。”
太平紧张道:“阿兄知道什么了?”
李旦霎时恼怒起来:“你当真做了蠢事?”
她怒气攻心,压低了嗓子连声质问皇帝:“ ? 什么是蠢事?英国公清君侧时,你不出头;裴相被斩,程将军被赐死关外,阖家上千口流放充奴,你装聋作哑;如今豺狼当道,小人得志,圣人若是再垂拱而坐,天下就要易主了!”
李旦气极,手中的梅枝被咔嚓折成两段。然而他最终还是平静下来,神色冰冷:“他们自己找死。我只要你活着。”
太平双颊流下泪来:“为何?阿兄,从前你不是这样的。先皇还在时,你曾发誓,要做大唐的圣主,如今怎么变得这般怯懦?”
他像被触了逆鳞,声音陡然大了起来:
“不要提先皇!”
这一声惊到了不远处的宫人们,他们忙带着皇子们惶恐离去,关上了院门。
李旦瑟缩起来,像是怕冷般抱紧双臂。太平不再说话,只是紧紧抱着他,拍着他肩膀抚慰。
“阿兄,太平要你活着,更要你身为李家的男儿、大唐的皇帝活着。若是你我活得如同蠕虫一般,那我宁愿去死。”
李旦渐渐平静下来,两人相拥着久久不言,直到李旦开口:
“太平,我曾与人盟誓,若是能保你平安,我可以不做皇帝。”
太平忽地起身,扇了皇帝一巴掌,这一掌在寂静夜空中清脆响亮。
“阿兄,你这是卖国。”
李旦如同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般坐着,毫无反应。之后,他像听了什么笑话一般,捶床大笑: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你以为这李家的天下,不是买卖得来的么。”
太平像看着陌生人一般看了他许久,最终昂起头来,朝她阿兄行了君臣之礼。
“过去二十四年,是太平糊涂了。从此以后,阿兄不必再照拂太平,你我各行其道。”
她抬头时的神色坚定狠厉,俨然是第二个武则天。她最后深情地看了他一眼,那庄严的脸色上现出一丝柔情,如同面具裂开一道缝。
“万望圣人,保重龙体。”
她走之后,李旦便如同一堵摇摇欲坠的墙被抽掉了最后一块础石,力不能支地倒坐在榻上。
(二)
李知容与颇黎无意间撞见了这惊天的宫闱秘闻,连忙抄近路匆匆赶回了梅园,又七拐八拐回到了丽景门。站在宫城与皇城的交界处,李知容惊魂未定地长出了一口气。
身旁的颇黎倒是极淡定,拍着她后背帮她顺气:
“在下自从来了东都,倒是开了许多回眼界。”
她心中还在整理方才听到的讯息。皇帝方才说,他曾与人盟誓,用皇权交换公主平安无事,难道就是那日与安府君的盟约?如此一来,皇帝与丰都市曾做过交易,而安府君与皇帝联盟,所图为何?
她想起在与十殿阎罗试炼时,安府君曾说过的话。他要为边关流民和冤死的忠臣讨一个公道,可什么是公道?
她正胡思乱想着,颇黎的声音却在耳边响起:
“下雪了。”
方才还是皓月当空,突然间又雪落纷繁。洁白的雪落在地上,仿佛能遮住世上一切肮脏、丑陋、不可言说的过往。
她笑了笑,伸手接了一片雪花:
“是啊,下雪了。如此看来,嗣雍王倒是能识天象。他方才还嘱咐我早些回家,说要变天了。”
颇黎冷笑一声:
“他是当年与废太子一同流放,又在宫中常常挨打,一身旧疾,每逢天气不好时,就浑身疼痛。故而朝中都传言说,此子能识天象。”
她打了个冷战,抬头看他:“你如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