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李汉唐连夜给父母通了电话,让他们提前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该放弃的就放弃,这边什么都有。其实,李汉唐在脑海里能想象得到父母,尤其是母亲搬家时会是个什么样子。故土难离,怎能割舍得下?再安排上官振华让研究建筑类企业的人员查找钻探、水利工程方面的公司,并让他亲自与公司洽谈农场的开发事宜。早开发早收益,秋冬时节正是好时候。虽然郑毅那边还没有带来详细的数据资料,但在李汉唐的脑海里,早有了整体的布局设计。
两天后,郑毅拿来了农场的整体影像资料。通过航拍,李汉唐从整体上了解了自己的这个大农场。确实大,三十万英亩,1214平方千米多,南北长四十多千米,东西宽三十多千米,足足有一个城镇那么大。但这里干旱荒凉,人烟稀少,只有靠近州际公路的地方,偶尔才有车辆来往。真不知道当初索比斯是怎么得到这块土地的,按他的秉性,肯定不是花钱买的。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李汉唐很忙碌。农场的建设施工,交通是关键,因为农场中间的大裂谷阻断了施工设备进场。水源在东北部,钻探设备过不去,一切都无从谈起。李汉唐的计划是从大裂谷的南端较窄处用土石填充起一条大坝,既可以蓄水,又可以起到临时交通的作用。填充大坝的土石方就从农场南部靠近州际公路的地方采取,那里将来是农场的肉牛加工厂区的污水净化池。狭窄处二百多米宽的大裂谷深不到一百米,需要的土石方也不会很多。于是,挖掘机、运载车、压路机率先进场。两周后,一条重载卡车能通过的土路给铺设好了。对于这个工程,李汉唐见了暗暗摇头,不是因为工程质量,而是因为建设速度。这样的工程,要是在东方大国,有这样的机械化设备,就这点儿工程量,只要资金到位,不到一个星期,保准连夜给你完成。可这里的工人,一天只干八小时,周末根本不加班,就是在荒凉的原野里,周末也要坐车到城镇里有娱乐的地方消遣。从这一点看,李汉唐知道将来的制造业强国一定属于东方。因为制造业的生命在于利润,而利润在于工人的生产效率,只有勤劳的民族才会有高效率的产业工人。
路通了,打井的施工队伍可以进场了。李汉唐在地下水脉上面确定了两处,两台钻探机同时开工。说是为了保险起见,看看哪一处能够钻探出水来。但李汉唐早已知道,这两处都有水源。只要有水源,农场就活了。钻探施工进展很顺利,近三百米的岩石层束缚住了奔腾的地下暗流,巨大的水压一朝得以释放,立刻喷涌而出。有了水,接下来的工程就都可以实施了。铺设水网管线建设喷灌设施;大裂谷的上面架设桥梁;修建通行道路等等等等。此时,大哥和三弟也被王鑫接了过来,新招聘的中国助理也配备到位,有他们哥俩照看着农场的施工李汉唐也放心,反正都有专业的人员各负其责,技术方面的事情也不需要他们俩操心。此时的农场条件还相当艰苦,临时搭建的板房仅能遮挡寒风。但好在二人都是从农村来的,根本觉不着苦。这里的施工,都是机械化操作,用不着他们像原来在国内一样出大力气,反而显得很轻松惬意。在生活上,李汉唐自然更不会亏待他们,各种鱼、肉、蔬菜,蛋、奶食品,应有尽有。这样的生活,是他们从来都没有享受过的。最令他们高兴的是可以骑马,很快就学会了骑马的他们,在广阔的荒原上纵情驰骋,甚是兴奋。这么大一片农场都是自己的,感觉比大地主还大地主,好长时间他们都还不能从惊喜中舒缓过来,天天如上满发条的机芯一般,干劲十足忙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