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点齐兵马,命程昱留守洛阳,率幽州十万轻骑兵,冀州二十万精兵,并州五万铁骑,共三十五万人马,粮草辎重数千车,进发淮安!
刘善命令荀彧领并州军五万铁骑居右。
公孙瓒领幽州五万轻骑居左。
刘善自己领其余人马居中。
又遣颜良,文丑为先锋,朝寿春杀来!
袁术听闻刘善兴兵讨伐他,急忙让大将桥蕤领兵五万做先锋,迎战刘善!
结果桥蕤被颜良一个冲锋便斩于马下!
袁术先锋军溃败而回,颜良乘势掩杀到城下!
袁术见刘善来势汹汹,急忙和手下谋士商议。
杨弘建议说,“如今寿春水灾旱灾不断,民不聊生,我们只要留一部分人马坚守寿春,主公自领其余将士渡过淮河避免刘善的锐利兵锋。等刘善粮草用尽了,他就只能退兵了!”
袁术便坚壁清野,留李丰、乐就、梁刚、陈纪四人,分兵十万,坚守寿春。其余将士收拢府库中的金玉宝贝,渡过淮河去了!
刘善大军抵达寿春,便命颜良,文丑,高览,张郃日日叫战!但是李丰等人根本不理刘善大军!只是坚守!
大军对峙了一月有余,奈何寿春城高壁坚,又有瓮城辅助,始终攻不进去。
沮授见寿春城依水而建,便建议:“我等可以用水攻,只需要在上下游筑坝,然后掘开上游坝堤,就能水淹寿春。”
郭嘉听后反对道:“自古寿春就是淮南屏障,易守难攻!这难攻就在于它南邻淮水,但是南面城墙之高,淮水就算犯涝,也淹不到城中!所以水攻是基本不可能的!”
众人一时沉默不语!
这时诸葛亮提出建议,“如今我们只有先用舆论战,瓦解敌人内部,再谋后续!”
于是刘善安排毛玠在寿春城散布谣言。
说,“袁术不是退守淮河以南,而是直接逃跑了!寿春已成一座孤城,刘善准备只围不攻,大军开拔,去追袁术了!”
又安排城外部队逐渐往外撤离,到二百里处驻扎,只留高览,张郃率十万大军围住寿春,只围不攻!
其实公孙瓒和荀彧的骑兵大军一直在五十里外等候策应!
又安排了五万幽州骑兵渡过淮河,只等劫杀往来的信使!
李丰听闻自己已经被袁术放弃,起初并不相信。但见刘善大军开拔而去,心中便多了怀疑,便和乐就、梁刚、陈纪商议!
“如今仲家皇帝已经撤到了淮河以南,我们被隔绝在北边,并不知道南边发生了什么,但是刘善的大军已经开拔,应该是南边发生了变故!”李丰说道。
乐就反对道,“仲家皇帝,以寿春建国,必然不会轻易舍弃这里的!”
梁刚建议道,“不如我们派遣使者,到南岸探查一下!”
于是乘夜里,李丰便派遣使者前往淮河以南探听情况!
但是连续十多日派出的使者都石沉大海。
终于一日,有使者回到城中,说渡过淮河后整个南岸都是刘善的士卒,根本找不到袁术!而且南岸的百姓都说,袁术已经离开九江,逃往更南方去了!
四人听后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整个城中人心浮动!
梁刚听闻袁术可能已经逃走,便建议道,“袁术既然不仁义,放弃了我们,把我们置于这样危险的境地,我们为何不出城投降刘善!”
乐就怒斥道:“我们是跟随仲家皇帝造反的将领,刘善怎么可能会接受我们的投降!”
此事便不了了之。
夜里,陈纪悄悄找到梁刚,“今天白天,你提出要投降刘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寿春孤城,没有袁术的支援,只怕要不了多久人心就散了,不如我们现在就出城投降!”
梁刚也认为是这样,“只是我们就这样投降,只怕刘善不会接受我们,不如我们设计杀了李丰,乐就,这样我们也算是戴罪立功了!”
两人便先派人暗中书信给刘善,表明心意。
刘善得到书信,便知道机会来了!
趁着夜色,偷偷召回了大军,藏在不远处!
次日一早,城中一阵躁动,又有喊杀声此起彼伏,突然城中一角火光炸起,刘善急忙命令众将士攻城!
城中正混乱着,刘善又举大军进攻,李丰,乐就匆忙应战!
原来李丰和乐就晚上回去后越想越不对,便派人暗中观察梁刚和陈纪。
见两人密会,又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