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早会,医生们汇总了前一天的病人情况、交接了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安排了住院、出院及一些治疗方案。最后,田主任说“做一下岗位调整,孟飞,从明天起做我的门诊助手,金鹏(现在助手)你带他一周的时间,后续你仍然做我的手术助手,看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散会!”助手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孟飞看到,金鹏的眼神复杂,他投递过去诚恳的微笑。
孟飞如愿以偿成为田俊彦的助手,每天早晨他会提前一个小时到办公室,把前一天的病历再看一遍,需要复诊的患者尤其要记牢。孟飞记忆力很好,加上非常小心谨慎,他能把一周之内就诊的患者分的清清楚楚,甚至包括患者的那一项指标异常数据都能记住。当然了,米来这个小地方,患者不多,但其他的医生和助手,基本上都是翻看病历查看的。孟飞没有给田主任掉过链子。除了专业能力不行,孟飞的助手工作做的无可挑剔!
田俊彦这个人,是特别而完美的。他的白大褂绝对不会有污渍,干干净净。发型就如准备开拍的偶像剧男主角,米来小镇还有这么好的发型师吗?别的医生也去剪了,就是没有田俊彦的效果!他有医生的轻微洁癖,桌上的东西整整齐齐,再忙也不凌乱,听说,他做手术的时候,器械的摆放都是按一个顺序和习惯,他甚至不用看,回手就能拿到准确的器械。
田俊彦还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老婆是大学同学,长相不算很漂亮,但是温柔贤淑,跟着田俊彦分配到米来这个小地方,也在这个医院工作,是免疫科的医生。他们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一年级了,孟飞没有见过,听说像爸爸一样聪明,总是考第一名,为了孩子的前途,跟着爷爷奶奶在山东上学。夫妻两个人生活比较简单,工作之余,就在家里看看书,写写研究论文,田俊彦除了爱打篮球,没有太多的社会活动。
不知不觉,孟飞把田俊彦当成了自己的榜样。一个可以把手术做的很完美,连缝合都无人能比的医生,是最帅的!孟飞一次又一次看到被田俊彦救治过的患者感激涕零,内心跟着温暖而感动。原来被人称颂是这么美好的感觉,他也想成为这样的医生!
孟飞进步很快,他学习的速度超过了田俊彦带过的所有人!这个年轻人有很高的悟性,更难得的是,他有强烈的上进心!在一个安逸的小镇,这样的年轻人不多,田俊彦看人很准:未来的孟飞,不会是这个小地方的池中之物。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要到了,孟飞没有和父母商量,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找到顾院长,说出了自己的愿望“我想暂时停止轮岗,留在普外科,好好跟田主任学习,把普外的业务学精,我想做普外的医生!”这件事没有多少障碍,顾院长征询了一下田俊彦的意见,顺利批准了。
“名师出高徒”一点不假,这样过了一年多,孟飞已经具备了一名普通医生的诊断水平,偶尔病人多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在田俊彦的监管之下,给出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了。周末的时候,他已经可以独立值班接诊了。
此时的孟飞,已经褪去了少年的稚嫩,个子也长到了181厘米,每天跟着田俊彦,连仪表都变得干净整洁,身姿挺拔。学习可以让一个人身上散发出智慧的气息,患者已经看不出来他们眼前的这个年轻医生,是个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有拿到的人。事实上,过去三年孟飞的成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他同年级仍然坐在课堂里的同学们,只是孟飞并不自知。些许的自卑一直被他藏在内心里,他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努力赶上去。
不得不说孟飞父母的无比英明,如果在大城市、甚至包括达瓦那样的小城市,孟飞都不会有机会坐在医生的位置上,在米来小镇,因为人才的紧缺,没有文凭、接父母的班而成为医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孟飞的父母以最低的成本帮他走了一条捷径。
田俊彦在工作中教了孟飞许多,但是他对孟飞一直保持着上下级的距离感。他不像包主任那样的亲切和推心置腹。说的最多的就是专业和工作,每遇到有代表性的病例,他都会着重给孟飞讲解诊断依据和救治的方案。对于自己的生活、喜怒哀乐很少提及。他也会讲在上海的进修,但讲的都是先进的医术,最前沿的治疗手段……他不会去激励年轻人,他似乎很明白榜样的力量:你只要去做,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