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仲冬寒气严,霜风折细柳,四季轮回,兰亭也逃不脱。
霁云麓从被窝里探出脑袋,迷迷瞪瞪地按着平日里运转灵气的法子,让灵气在体内运了一个周天。
一吐一纳,灵台清明。引气入体,锻百骸,八脉周天归丹田。
人还未彻底清醒,突地便有一股浩然灵气,从她体内窜出,自成一个小型旋涡,不断吸引牵扯。不消片刻,便已勾动天地,汇成波涛,一路向四周漫去。
倏然之间,天地回春律,山水扫积阴。如三月暖风突至,山苍苍,水漾漾。绿草荫织,花开烂漫,盎然生意包裹整个兰亭,开遍满山。
“小师叔进阶了!”
也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四个身影急速从兰亭窜出,远远挂在天边。
修士进阶最忌旁人打扰,在感受到小师叔气息波动的瞬间,云芝四人便从兰亭中退了出来,立阵稳固这方涌动的灵气。
以宋云骁为主,余下三人为辅,结固元阵,落于兰亭四面。
兰亭四周登时竖起四道金光,金线自根部蔓延,织成一道金色屏障。翻涌的灵气波涛撞在屏障上,晕出无数金色光圈,发出雨叩青石板一样的清澈声响。
灵气乱流如笼中困兽,它将四面屏障撞了个遍,不甘心地发出呼呼嘶吼,最终只能冲着天际而去。搅动风云,落下一地阴霾。
眼见汹涌气流被控制住,几人才放松下来。
若是让这灵气波及到兰亭下方的剑阵,剑阵瞬发,能将兰亭整个轰平。
“小师叔的木行灵气,郁郁生机……”
半空中,柳如熙把脑袋往前送了送,深吸口气,只觉浑身上下都舒展开来。一股热流游走四肢百骸,带走了一切疲惫与倦怠,最终化成一息浊气,随呼吸吐出。
她转头看向云芝:“难怪会招你喜欢。”
花花草草之类的,很难拒绝这等精纯的木行灵气。
云芝浅浅一笑,微微摇了摇头,她喜欢小师叔的原因,可不止这个。
她把目光投向兰亭中央,眼底映的是小阁楼,看到的却是霁云麓的脸。
这个时候,小师叔怕是还没睡清醒吧?
迷迷糊糊间入了道途,开了紫府,也不知会不会慌乱害怕?
眸中的欣慰与担忧交织,她由衷赞叹:“只是引气入体,就能闹出这么大范围的灵气乱流,不愧是小师叔。”
以后就是真正的修士了。
“是啊,才刚入道,就这么大动静,若日后筑基、结丹……啧啧。”
只是稍微在脑中想想,柳如熙不禁缩了缩脖子,不敢再想以后的雷劫该是何种模样。
她是不是从现在起就得帮小师叔准备一下雷劫了?
自家小师叔那小身板儿,若不提早帮她预备着,日后扛得住吗?
恰好,云芝也是这般想的。
两人齐齐对视了一眼,眼中的担忧融在一起,变成了收集天材地宝的坚定决心。
尽管两人到现在自己都还未结丹。
宋云骁丧着脸看着二人莫名其妙的默契,手中印记抛出,连带着把浑身的力气也抽走了。
他佝偻着背,嘴里是止不住的叹息。如果不是出了小师叔入道这桩意外,他这会儿应该在上吊玩儿,而不是干护阵这种没意思的事。
护阵啊,好没意思……
瞥眼看了另一侧落了老远,跟个木头桩子一样僵硬的洛川。
木头人,也没意思,他还偷懒。
抬头望了望天,冬天居然不下雪。
这么冷的天没把他冻死,属实没意思!
又丧又颓废的气息围绕在宋云骁周身,但压根儿没人注意到他。
“历代修士,最早引气入体,踏入道途的在几岁?”柳如熙问云芝。
他们四人中云芝在藏书阁呆的最久,属她看的书最多。
虽然大师兄也不差,但这会儿他们有三个人在场,指望他说话是指望不上的。
话说为什么三个人就能起阵啊?是不是还忘了什么东西?
哦,那不重要。
云芝答:“应当是九年前姑射山的清商道君,五岁入道。”
取下腰间的酒葫芦,一口烈酒下肚,柳如熙面色酡红。
她擦了擦嘴边的酒渍,自豪道:“那还是我们家小师叔厉害,整整比人早了两年!”
云芝与有荣焉:“那是当然!这四海八荒,唯有小师叔有此等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