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青樱没有来,富察琅嬅心中暗喜,她顺理成章地坐稳了嫡福晋的位置。
在原来的剧集中,富察琅嬅对青樱有所忌惮和厌恶并非毫无缘由。
青樱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要在所有人都到齐了之后才现身,而且还是如此高调地出场。这显然是有意吸引众人的目光。
就这样,原本已经到手的福晋之位,转眼间变成了侧福晋,任谁都会心中有气,心生怨恨。
如果她能和其他秀女一同入场,或者干脆不来,富察琅嬅或许只会在心里稍感失落罢了。
毕竟,从未得到和得而复失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若说青樱不是故意的,又有谁会相信呢?
她向来高傲,此次又如此这般高调地登场,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无非是想让大家都知晓弘历对她的特别关照。
所以说,她遭受他人的怨恨,也是她自找的。
随后,弘历选择了高晞月作为侧福晋。
如果没有青樱的搅局,高晞月恐怕早就成为了侧福晋。
后来,皇帝亲临。当他发现青樱不在场时,弘历也如他所料做出了选择。
皇帝对此表示了几句赞赏。然而,与剧中不同的是,皇帝并没有当众宣布皇后被禁的消息。
此时,富察琅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得意。她心想:“这次青樱没有来,居然还出现了不同情况。”
弘历则显得有些失落,他默默地看着高晞月,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无奈。
高晞月则是满心欢喜,她感激地看了一眼弘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她深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把握。而其他在场的人,有的露出羡慕的神情,有的则在私下小声议论着。
在这一场没有青樱的场景中,每个人的心思都在无声地交织着。
皇帝的夸奖、弘历的无奈、富察琅嬅的得意以及高晞月的欢喜,构成了一幅复杂而微妙的画面。
————————————————————
选秀结束后,琅嬅静静地在府里待嫁,她的婚期定在了今年八月。
在这段时间里,各种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景仁宫皇后被禁足,青樱也被遣送出宫了。”贴身丫鬟禀报着最新的消息。
琅嬅微微皱了皱眉头,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我早已知晓,不必惊讶。”
她心里明白,在这个复杂的宫廷中,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
然而,接下来的消息却让她有些意外。“弘历去求了皇上,要纳青樱为侧福晋。”丫鬟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
琅嬅的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她还是淡淡地说:“意料之中,弘历毕竟还是年轻气盛,对青樱的感情也比较深。”
这次不同于原剧情,富察家的长辈们都还在,皇上应该不会打富察家的脸。
不会像原剧情中那样,头天娶福晋,第二天就迎侧福晋进门。富察家可不是能随便欺负的!
原剧情里弘历竟然在洞房花烛夜不与原主圆房,这对原主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看来他对青樱的感情确实很深。
可恶的青樱,她这是故意给原主难堪,拉仇恨!
我能理解原剧中的富察琅嬅,她能忍下这口气实属不易。
按大清的规矩,皇子们在十四五岁时就会有宫女教导人事,弘历怎么可能还有第一次?他这么做无非是想给我个下马威。
————————————————————
八月初一,宝亲王大婚的日子。富察琅嬅身着华丽的喜服,带着一百二十八抬嫁妆,从富察家出发,正式踏入王府。
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街道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他们都想一睹这位宝亲王福晋的风采。
琅嬅坐在花轿中,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命运将与王府紧密相连。
进入王府后,琅嬅在嬷嬷和丫鬟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婚房。
房间里布置得金碧辉煌,红色的绸缎和金色的装饰交相辉映,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忙碌了一天,她终于坐进了婚房,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喜嬷嬷:“请王爷揭盖头。”喜嬷嬷的声音在房间里响起。
弘历拿起托盘上的喜杆,缓缓挑起盖头。琅嬅适时地露出一个娇羞的笑容,心中却有些不耐烦,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