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提出质疑,尽管他在雍正七年写成《大义迷觉录》向天下昭告自己和大清的正统性,但收效甚微。
如今,这个孩子的降生,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降临人间,给了雍正莫大的信心。
他期待着这个孩子能够成为他的骄傲,成为大清的未来之星。
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授给他,培养他成为一位杰出的接班人。
此时,宫殿内弥漫着喜庆的氛围,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稚嫩的脸上,仿佛给他染上了一层金光。
雍正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脸颊,那轻柔的动作仿佛在触碰一件稀世珍宝,同时在心中默默祈祷:“愿吾孙茁壮成长,承载着大清的希望,开创盛世伟业。”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这个孩子已然成为了他心中最珍贵的宝贝。
“谓言青云具,瑚琏杂象犀。朕的长孙,就叫永瑚吧。那个琏字,就留给你媳妇下个孩子用。”
雍正看着怀里的孩子,喜不自禁,当即就给孩子赐下了名字。
不仅如此,他还把琅嬅第二个孩子的名字也一起赐下了。
“瑚琏之器、祭承宗庙,永瑚得皇上厚爱赐名,日后必定会成为治国安邦的人才。当然,永琏也一定会如此。”
熹贵妃笑着回话,好似今日琅嬅生的不只是一个孩子,而是把二阿哥也一同生下来了。
这个名字让熹贵妃十分满意,弘历心里更是满意得不得了。
自从得知琅嬅有孕,他就对“瑚琏”二字格外青睐,原本还打算等琅嬅生产后亲自去求皇阿玛赐名,没想到竟然和皇阿玛想到一块儿去了。
雍正又抱着永瑚稀罕了好一会儿,才将孩子交给杨嬷嬷,然后与熹贵妃一同回永寿宫了。
四所正院已经被收拾得整洁有序,有白芷、叶心、灵芝在,嬷嬷只需操心永瑚和奶嬷嬷的事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