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
生命的密码演绎着璀璨的光辉。
编辑生命密码的过程充斥了疯狂与大胆,又缜密而有序。
无穷无尽的信息流若奔腾的长江黄河般冲刷而过。
如果说阮·梅能以上帝视角掌控整条万里江河。
现在的云尘,便是站在关隘口、江岸边,窥得那一抹壮阔之景的游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慨叹黄河之景蔚蓝壮阔的同时,也将他的视野眼界扩宽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境界和地步。
一粒尘埃的衍生难度与丛·云相比较,好比如一根水管当中水流与长江黄河的差距。
亲眼见过浩瀚大江大河的人,哪还会觉得涓涓细流不同凡响?
“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以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着手准备迎接它的诞生了。”
阮·梅抱着实验日志,回身笑笑,“亲爱的,你做好准备了吗?”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这实验室一呆就是半月浮华。
“有种说不上口的感觉。”云尘望着那孕育生命的培养腔,注视着里边汩汩的液体,“很激动,很期待,但又有些惶恐。”
“惶恐?”阮·梅挑眉问道。
“总感觉做再多准备,都还是不够。恨不得打造一个专属于它的乌托邦出来。”
他自己还是个几百个月大的孩子,这就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了吗?
阮·梅浅笑了一声,瞄了眼时间后,轻声唤道:“亲爱的,练字的时间到了。”
无论实验有多忙碌,有多劳累。
云尘总会腾出半个钟头往上的时间,放空自己的一切,聚焦于书法当中。
对于实验室里紧绷的生活而言,这同样是一个良好的调味剂。
从描摹到临写,再到以后的背临,是书法当中最重要的几个阶段。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云尘堪堪来到了第二阶段。
临写。
对照着字帖上的内容,对照着每一笔每一画,在空白的宣纸上书写而下。
这个过程便唤作临写。
什么时候能彻底脱离字帖的辅助,在空白的宣纸上写下同样的文字内容,什么时候便来到了第三阶段——背临。
“我打算尝试第三阶段【背临】了,等到这个阶段结束,最后一个阶段就能够抛却一切,随心所欲地行文。”
云尘欣然地笑着,苦练了月余时光的东西,终于要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言落,他走到实验室的角落,这儿挂着几幅文字,还有两张高矮不同的桌子。
一个对应着站姿,一个对应着坐姿。
在科技风满满的生命科学实验室当中,这样一个角落显然有点突兀,与周围格格不入。
要是能往上再挪一楼层,那一定会是个恬然安详的书室。
“恭喜你。”阮·梅轻声祝贺,又保持了安安静静的仪态。
一缕琴音拨弄而出,悄然间为整个世界换上了舒缓的氛围。
云尘收敛了全部的心神,在这舒缓的状态中渐渐进入了忘我的状态。
很玄妙的一种感觉,除了桌上的宣纸,一旁摆放的墨砚,一切繁杂的色调都化为了没有存在感的虚无。
整片世界,只有双眼聚焦的两点,和那袅袅的琴音回荡。
轻沾两下墨水,他提起笔,以飞鸟侧翻之势落下了第一个笔画“右点”。
早已临摹过数百遍的字帖映在了他的脑海中,清晰得宛若眼前直视。
凭借着记忆中的模样,他真正开始了第三阶段的“背临”阶段。
提笔、运笔、收笔。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丝毫不见生涩阻隔之感。
他沉浸在了这样的状态当中,沉心写下了每一道笔画,将一点、一横、一提、一勾统统以最饱满的热情书写了出来。
笔画是汉字书法的基石,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都注重这样的一个基础。
稍稍一个恍惚的时间过去,待到他提起最后一个弯钩之时,一股空虚感油然而生。
写完了。
整份字帖,十数首的诗词,他统统书写了一遍,从头到尾没有碰到任何阻碍迟滞,就这么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了最后。
“啊?”云尘有些懵,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这通过“背临”描绘出的诗篇。
他连忙取出原本的字帖,从头到尾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