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我们才收拾东西匆匆下山继续赶路,五龙寨的刘宝带着几个年轻人一直把我们送到河边,看着我们踏着石头过河后才返回山寨。
醴陵城外的一片荒地已经被平整出来,建起了宽敞的临时营地,用木头搭起来成片的房子,密密麻麻,已经有部队在平地上进行训练,人头攒动,甚是壮观,至于有多少人,数不过来。
最吸引我目光的,无疑是那一列列整齐排布、气势磅礴的数十辆美国坦克和装甲车,它们宛如钢铁巨兽般巍然矗立,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息。而与之相配套的,则是数以百计的卡车,这些车辆如同一条长龙,延伸至远方。
这些装备堪称军中翘楚,无论是其强大的火力还是卓越的防护能力,都让人为之惊叹。如此精良的武器装备,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但对于那些杂牌部队而言,却只能望洋兴叹,连想都不敢想。毕竟,这样豪华配置所需的巨额资金和技术支持并非一般势力所能承受得起的,只有中央军中的精锐才有资格配备,那就是我们第五军。
费了好大劲才找到我们师的临时营地,这里也是人头攒动,异常热闹。我刚回到营地就被聂道兵拉去参加师部举行的全体军官第一次会议。
会议是在一片空地上举行的,人太多了,没有这么大的会议室给我们用。
参谋长向我们介绍了荣一师目前的规模:全师算上配属人员,共有一万两千余人,加上补充团,一共四个团,可谓兵强马壮,特别是200师,妥妥的机械化师。
参谋长接着说道:“我们还得到了一批最新的美式装备,包括坦克、装甲车和火炮等。这些装备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师的战斗力。”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军官们都兴奋不已。
这时,师长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各位同僚,我们荣一师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在接下来的整训中,我们要刻苦用功,让部队早日形成战斗力!”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表示决心,要为保卫祖国而战。
第五军是在200师的基础上扩建的,除了200师和荣一师,士兵算是新招的,一点战斗经验都没有。
我们被分到了三团,团长也姓郑,名庭芨,海南人。聂道兵仍旧任营长,全营560人,有机枪班,侦察排,炮排等等,五脏俱全。
即便拥有上万之众的荣一师此刻也是一片混乱不堪,仿若一锅煮沸了的浆糊一般。来自不同部队的老兵们个个都是性情乖张、桀骜不驯之人,彼此之间谁也看不上谁,更别提相互服气了。自从队伍回归整编之后的头半个月里,可以说是一事无成。这些人整天不干实事,净顾着到处炫耀自己过去的功劳和成就,甚至还争先恐后地争夺官职地位。如此乌烟瘴气、混乱无序的局面实在令人忧心忡忡!
老陆被委派去和师部的几个参谋负责给这些新加入的荣誉军人登记造册,这可是最头疼的活,这些荣誉军人大多数资料缺失,以前的军衔和职位无从查起,部队承诺过要保留他们的军衔,这可是跟军饷挂钩的。为了多领一点军饷,这帮不要脸的家伙都疯狂的虚报自己之前的军衔,为了增加可信度,甚至连年龄都要虚报,包括我在内,年龄写的就是二十岁。
有个叫杨运通的家伙大字不识几个,就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之前是湘军的中校团长,所有人都以为他在扯蛋,结果他一亮出证件,竟然是真的。这哥们以前是山里的土匪,手里带着几百号兄弟,也算是一方豪强,后来接受了招安,就给他封了一个团长的官,三年前内战的时候,在赤水河畔被打成了光杆司令,于是再次落草为寇,成了山大王,发誓再也不跟着国军混了,上次就是被同僚给坑死了,淞沪会战爆发的时候,他再次耐不住寂寞,又接受了招安,带人开赴抗日前线,武汉会战的时候,又被打成了光杆司令,他本人肚子也被炸烂,截掉了一米半的肠子。
我们这个营别看只有五百六十人,统计出来的军官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中有团长八十人,营长两百多人,剩下的都是连长,排长都没人当过,这样一算下来,只有郑三斤和陶大勇连军衔是个啥都不知道,只能给填了个二等兵。
经过三次以上会战的人比比皆是,身上的伤痕摞着伤痕,相比之下,我身上的这几处伤还真算不上啥了。
不光我们营每天闹哄哄的,整个团也都是如此,难题转到了团长那里,团长解决不了,又递到了师长那里。
郑师长看着那些统计表,本来就严肃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这哪里是荣誉军人,全部都是些祖宗呀。于是他火速召开了全师官兵大会。
我第一次经历上万人的队伍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