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山灯火寥寥,已是夜深人静时。
慈意从泽夕的院中出来,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他到底怎么了。
难道他在叶师姐那里碰壁在自己这儿找补?
不过,叶师姐人美心善,哪会为难人,他真是奇奇怪怪。
她从朝阳峰下来,才要朝云雾峰的方向去,又停下来,这个时辰闻殊应该在落日峰山顶,不如去见他?
她有了想法,掉头向落日峰而去。
行至半山之际,感受到自山顶压下来的刀势,恢宏磅礴,浩然之气。
她暗想若是妖兽或者魔族遇上闻殊,此时必早心生惧意。
闻殊……
不对。
慈意闭眼。
方才似乎想到什么……
她停下脚步,妖兽或者魔族……
是了,魔族。
她来到此地后似乎从未听过关于魔族的事。
三千凡界,盘古氏开天辟地以来,万物皆有相对,逃不过此长彼消的规律,正与邪,白与黑,仙与魔。
她从前渡劫,也去过修仙的凡界,无不遵循着盘古氏的法则。
既有修仙者,便有魔、邪修、妖兽,正邪之争。
这处凡界也是修仙证道,她的记忆里寻的到妖兽,却半点也无关于魔族的记忆迹。
难道盘古氏的法则在此处不管用,真有这样的凡界?
她从袖中摸出两颗已泛红的紫华果实,不过几日,果实又红了不少,照这势头不用几个月,果实很快就会成熟。
本该长在神界的紫华神树,偏偏出现在这里,毫无魔族痕迹的凡界。
三千凡界中当真有这样的地方?
还是说太微上神是上神,所选的凡界当真不一般?
她边想边走,很快到了山顶。
闻殊听到脚步声,停了下来,“是慈意师妹么?”
慈意莞尔,“你怎么猜出是我?”
“你的脚步声,同别人不一样。”
“我们才见过一次,你就能分辨出我的脚步声,你这耳力属实了得。”
闻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莫取笑我,我不过耳朵比常人敏锐了些,你的脚步声比之旁人更轻盈了些,或许同你练的软剑有关。”
慈意再没见过比他更会害羞的人,不过实话实说,他虽然戴着面具,可耳朵变红,腼腆的反应骗不了人,世上真有他如此单纯之人?
想到她方才的疑惑,不如问问他,听说他在山下生活了百来年,才拜入伏羲山,说不定他会知晓。
“你可听过魔族?”
“魔族?那是什么?我不曾听过。”闻殊下意识皱眉。
慈意不死心,“那你知道紫华神树吗?”
闻殊语塞,为何她说的这些他都听不懂,抱歉道,“我才疏学浅,你说的两样,我从未曾听说过。”
“你不必如此,这些不过是我在山下听说书的胡诌。”慈意见他是真的不知,或许该去问问师父。
闻殊察觉到她的沉默,又道,“要不我帮你问问我师父,师父他老人家说从前游历四方,或许他会知道些。”
慈意见他真心实意想要帮她,“好啊,刚我在半山处都感受到你的刀势,你悟的道是什么?”
听闻她的问话,闻殊愣愣停住,似乎很为难。
慈意看出他的为难,不过,他人所悟的功法,若非知根知底相熟之人,贸然相问确实不妥。
她和闻殊虽都是伏羲山的弟子,但论交情今日不过第二次见面,离相熟的关系差远了。
闻殊不知怎么说,又不知如何说了。
即便他说出来,也不知慈意会不会相信他的话,当初连他师父都觉得不可思议。
“没关系,我不过随口问问,你不必为难。”
“不是的,我……其实也不知自己所悟的道是什么。”
慈意第一反应是不信,难有人连自己悟的道是什么都不知,再看他无所适从的模样,看起来不似作假,她半信半疑道,“你说的是真话?”
闻殊连连点头,“是真话,你也觉得匪夷所思,当初我师父也不相信,幼时我遇见的那位师父,他教我修行悟道,也未告诉我是什么功法,后来拜入云辰师父座下,也不过是修习刀法。”
听闻他的解释,慈意想这一晚上超出她认知的事真多,姑且接受着。
她甩出软剑,朝正中间划出一道剑意道,“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