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暄的青春并不完美,也不如别人以为的那样幸福。
那天陪岳听风打针时讲的那个故事,事实上没有讲完。
和随星路说得一样,这个故事并没有一个如此完美的结局。
她也从未和任何人讲过,这并不是公主与王子的故事,而是她父母的故事。
不完美的童话故事是,公主在女儿五岁那年,便永久地离开了。
此后王子一蹶不振。
而现实是,在妈妈去世后,姜暄的爸爸久久地沉浸在痛苦中,他酗酒、抽烟,荒废时间,每时每刻都在追思意外离世的爱人。
清醒的时候,他会给姜暄讲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
他们如何相爱,如何相互扶持、彼此付出。
也讲过刚生下姜暄时,是他们感情最好的时候。
他们希望姜暄成为一个温暖自己、也能温暖别人的人,所以给她取名为暄。
姜暄喜欢这个含义,她的人生也正如爸爸妈妈所期待的那样,像个小太阳一般恒定地散发着温暖的光。
这也是她笔名的由来。
但遗憾的是,曾经那个教她念“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的男人,似乎和妈妈一起消失了。
喝醉的时候,姜暄的父亲会痛哭流涕、会昏睡不起,总之,几乎没有一天管过年幼的姜暄。
虽然如此,姜暄也不忍心责怪他。
因为她同样思念自己的妈妈。
小学的时候,姜暄住在奶奶家,奶奶年过半百,因为年轻时的操劳头发花白、身体每况愈下,却仍然替自己的孩子尽了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后来奶奶也去世了,姜暄就又去了舅舅家。
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她每天除了学习,也会主动包揽大小家务。
舅舅和舅妈都是好人,心疼她的处境,即使他们的家境并不优越,却愿意把姜暄当做亲生女儿来疼爱。
她不知道自己究竟算不幸还是幸运。
慈爱的母亲离世,也带走了一个本该慈爱的父亲。
但后来遇见的都是好人。
奶奶、舅舅一家、常常给她买糖吃的婶婶,还有那些以为他们孩子补课为由给她塞钱的邻居。
因为有这些人,姜暄才能被善意包裹着长大。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永恒,她希望是所有善良与接受善良的那一瞬间。
姜暄回想起高中时代的一件往事。
是临近高考时,学校举办的成人礼。
老师要求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这场重要的人生仪式,姜暄原本想邀请舅舅舅妈来,但不巧的是,他们都有事。
班主任知道姜暄的情况,提前找她私下聊过,让她不要有心理负担。
姜暄原本并没有多在意,毕竟她从小到大都情况特殊。
可直到成人礼上,同学们都纷纷从书包里拿出爸爸妈妈提前放进去的信,和父母抱作一团时,她才终于有些难过。
岳见云拉着自己的父母过来抱住了她,没有让她孤零零一个人。
回到教室后,她从桌肚里抽出笔记准备继续复习。
却意外发现了两个信封。
一个来自舅舅和舅妈。
他们用的是那时候最流行的粉色信封,里面不仅有一封包含着爱与期望的信,还有两百块钱。
而另一个信封,让姜暄慢慢瞪大了眼睛。
因为它很旧,像是来自很多年以前。
信封上有四个毛笔写的字。
夏云亲启。
夏云是她妈妈的名字。
等打开信封,取出信后,姜暄才敢确认,这就是爸爸曾写给妈妈的信。
是一些二十多年前的信,落款都是“姜先生”。
——阿云,今日阳光甚好。不知道你现在在干什么?
——在卫生站工作得还行吗?还有没有人为难你?中午的餐食如何?我问题有点多,你不要介意。如果遇到任何麻烦,还是那个号码就能联系到我。
——我母亲种的桃及李都结果了,我挑了一些,已随信寄出,你不日就能收到。
——你上次说好看的茉莉,我研究了多日该如何种植,现已了解清楚,不过似乎已经错过了花期,略感遗憾。但我也空出了院子的地,明年6月请你来看花。
——你给缝的蓝衬衫,十分好看,思来想去舍不得穿,最后还是收起来了,等下次见你,就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