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生和文才见了,心中都是一阵慌乱。
“师父您别走啊,再吃俩包子!”
“就是,这还多着呢!”
九叔无动于衷,关上了房门。
秋生和文才面面相觑,都叹道:“这下师父真生气了。”
文才指责道:“都怪你!乱说什么话!把师父给气跑了!”
秋生自知无可反驳,把一只包子塞进文才嘴里,后者两只胳膊都绑着绷带,不能动手取下包子,只好含糊不清地把包子吃了。
秋生这就要坐起身,去给师父说些好话。
一旁吴小明把秋生轻轻按下,笑道:“你先吃包子吧,我去劝劝九叔。”
“小明去也行。”
秋生便又躺下了,一手拿着包子自己吃,另一只手喂给文才。
……
吴小明敲响卧房的门,“九叔,是我。”
九叔本以为来的会是秋生,不想结果是吴小明。
九叔打开了门,疑问道:“小明,你来干什么?”
吴小明还没说话,九叔接着说了:
“你是来给他们说情的?你不用给他们说情,他两个就这德行,我早就习惯了,我并没有生他们的气。”
吴小明轻笑着摇头道:“我不是来说情的,我是来拜师的。”
“拜师??!”
……
吴小明想了许久,即便他实力已经超过了九叔,拜九叔为师的想法还是有的。
当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叫作“收九叔为师”。
这里有几个原因。
首先,吴小明自己修的仙法,与茅山道术各有所长,论起对付鬼怪妖邪,还是茅山道术更强。
第二,茅山术中有一些看风水、卜命算卦的东西,吴小明对这些尤其感兴趣,很想要了解一下。
这些包含风水术算的书籍其实系统的兑换商店中也有,但价格都在几百点上下,与其花费这么多点数,不如直接从九叔身上蹭过来几本看看。
而且这样做另有一个好处,就是万一自己不喜欢修行这些东西,一下子给自己省下了一大笔冤枉点数。
如果从兑换商店中兑换了风水术算的书籍,到时候就算自己不想学这些法术,想退钱也没地方找谁说理去。
有这些好处,刚好又有这么个两人独处的机会,吴小明当然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就说出了拜师的事情。
可惜吴小明想得挺美,九叔合计半天,却是沉着脸摇了摇头,不肯收下他这个弟子。
在九叔的传统观念中,师父就得比徒弟强,不然凭什么做别人的师父?
这种想法虽然老旧,但也有一些道理,毕竟,要是师父比徒弟还弱,在平常的教学中,该如何树立威严?
恐怕还没开始教学,徒弟就已经轻看了师父三分!
九叔心中有这些疑虑,因此他不肯收吴小明这个神仙做自己的弟子。
吴小明也是要脸的,他当然不可能死皮赖脸去求九叔做他师父。
九叔沉着脸,吴小明随之叹了口气。
两人达不成共识,几乎不欢而散。
在吴小明离开之前,他终于想到了另一个主意。
吴小明言说道:
“九叔,既然您不肯做我的师父,可否做我的老师?”
“老师?”
九叔闻言,他的面色大有些动容。
“老师”跟“师父”有所不同。
老师一般是指私塾中传授知识的经学博士,师父则是传授某种技艺的能人。
古之圣人孔子,就是一人为师,弟子三千。此三千弟子,不是只会念他一家之言的徒弟,而是各有所长的学生。
有安贫乐道的颜回,有勇武刚直的子路,有善于经商的子贡……
每一个人都从孔子这里有所领悟,并且从此坚信自己所领悟的道理,而不是非要踏上和孔子一样的周游列国之路。
当然,“老师”的范围其实很宽泛,甚至不用局限在一定是“人”上面,大抵在本人愿意像某些事物学习的那一刻起,那些事物就可以算是自己的老师。
例如学习空心竹的谦虚,那竹子就可以算是自己的老师;学习寒松的挺拔,那寒松就是自己的老师。
因此,只要九叔有一样本领强于吴小明,他就可以做吴小明的老师,而不必非得在实力上强于吴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