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国内也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
“再比如,氢核燃料大都还在理论瓶颈突破阶段。所以,不同应用场合中,涉及了很多个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很难妄下定义哪个相对容易突破。”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多关注一些国际上关于热核聚变反应堆的报道,比如ITER。当然,详细的技术内容肯定是搜索不到的,就当是课外知识的扩展吧。”
“对于还想在这方面继续深造的同学,以后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体会更深。”
程威最后忍不住自我打趣地说:“我就说这么多吧,再详细了,可能我就会被带走了。”
又引得下面一阵欢声笑语。
紧接着,第二位幸运儿站起来,继续提问:“程教授,我想请教您一下,关于可替代煤炭和天然气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的材料......”
报告会又在如火如荼的提问中,过去了一小时。
会议结束后,程威返回车上,并未让司机立刻离开。
五分钟后,等到了人,那人也坐进车里。
“程叔。”盛延川恭敬地喊道。
程威哂笑了一声,“呵,这么客气。你小子,不会是记恨上我了吧?那次我也是无意间在校友会听到的八卦,还以为你爸妈早就知道了。”
盛延川和程威虽有年龄差距,但因为相似的爱好,关系更像是知己。
盛延川并不买账,揶揄道:“您也说了,那是八卦,还要劳烦您的金口,做它的传播者。”
“你再这么阴阳怪气的一口一个您,就别怪我断了你的关于核聚变的外文书籍。”程威使出了杀手锏。
盛延川不置可否。
程威忍不住打趣他:“你这样子,怎么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
盛延川愣神了一下,而后若无其事地回道:“是你们脑补过当。”
程威岔开话题,“行,不跟你扯这些。你之前参加比赛的那个系统模型,借我两天学习一下。”
“外文书籍。”盛延川镇定自若地强调。
程威算盘没打正着,只好应声:“成交。”
随后,他从包里取出了两本英文书籍,递给了盛延川,并嘱托道:“这可是我直接问作者本人拿的一手资料,好好保管。”
“你忙吧,我要去参加晚宴了。”程威跟盛延川道别。
盛延川应了一声,而后下了车,走向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