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早就知道,是林含青出手整治了周瑞、郑华两对父子。
她一听见有人说,什么赵孟頫临摹阎立本的真迹,估价八万八千两银子。
顿时明白,林含青在搞鬼。
林含青曾经对她说:
“世人爱财,爱到骨子里去了,还美其名曰‘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将人与鸟,视为同类。
若有人告诉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就会鼻子冒气,哼哼哼,不屑一辩。
我遇到这种人,就让他吃个大亏。
我把赝品当真迹卖给他,赚他一大笔钱。等他发现受骗,我就拿他的原话去堵他!”
林含青这套“歪理”,把黛玉逗笑了,黛玉随口问他有哪些赝品。
林含青提到三幅,都是古代名家之作,其中便有此画。
如今,让周郑四人大破钱财的画作,就有那么一幅赝品,林黛玉能不明白?
黛玉哭笑不得。
不过,她承认心里舒坦极了。
这法子治人,比杀了他们还有用。
何况,没人强迫他们毁庵撕画;周郑的一切行为,都是他们自己作的。
林含青只是把“伪作”当真迹,让他们撕毁,再找他们要赔偿。
王嬷嬷的伤势愈合了,得知害她受伤的人,已经得到惩罚,也猜到是林含青玩的花样。
王嬷嬷替黛玉的处境担忧,她担心周瑞家、郑华家狗急跳墙,还担心贾家的态度。
王嬷嬷告诉黛玉:“姑娘,如果这事是大公子指使人做的,会不会烧到贾家?
虽说惩罚了欺主的恶奴,但恶奴有主,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黛玉黯然道:“我累了,不想再置身这种你争我斗的地方。
咱们干脆来个釜底抽薪。
想个法子,给老太太和二太太透个信,我和宝玉分开了。
唯有这样,我才能平安离开贾家。”
王嬷嬷叹道:“姑娘,你想得太简单了。
你忘了,林家的钱,在老太太那存着。
你若走,就要把钱带走。别说老太太舍不得,就是舍得,也会有诸多阻难。”
黛玉道:“那些钱我不要了。我只要把潇湘馆的书籍带走就行。”
黛玉打定主意后,把可能是林含青整治周瑞、郑华的事情,委婉告诉贾母。
贾母道,她其实也猜到了。
因为,史侯爷曾经告诉她,那幅真迹在林含青的外祖父手上。
贾母道,你哥哥不出手,等过完正月,我原也要惩罚他们的。
这日,黛玉刚刚打发周瑞家离开,迎头又见郑华家走来。
郑华家与周瑞家一样,也是跪、哭、磕头三部曲。
黛玉什么也没说,径自回房。
潇湘馆的嬷嬷们,合伙把郑华家弄走,这且不说。
午饭时,黛玉向贾母提出,想搬回贾母院里居住。
贾母忙问为什么。
紫鹃便把周瑞家、郑华家,去潇湘馆歪缠黛玉,要黛玉救她们的丈夫和儿子。
贾母意识到事态严重。
这种事情,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焉知她们下次不会发疯?
贾母便同意了,等过完正月,让黛玉搬回来住;
后来又觉得,园子太大了,干脆全部搬出大观园。
这日午饭后,李纨、凤姐、探春,都在贾母处承欢,贾母便把搬出大观园的事说了。
凤姐得令,命人挑日子,收拾新住处,自去忙碌不提。
凤姐走后,薛姨妈母女来了。
贾母一声儿不言语。
李纨、黛玉、探春等,忙向薛姨妈问好,又问候宝钗。
薛姨妈对贾母道:“我有几日没给老太太请安了,老太太可还好?”
贾母道:“托福,还能呼气。”
薛姨妈笑道:“前儿我听得人说,旧年腊月,我们给林姑娘配的丸药,竟是假药!
我当时听了,心里疑惑不已,便命薛蝌去查问。
昨儿薛蝌回来,告诉我说,那配药的伙计,年前和人赌博,输了五百两银子。
他便拿了配药的钱,去还账了赌债;又拿些面粉和糖,糊弄过去。”
贾母似信不信,问道:“那伙计呢?”
薛姨妈道:“可不是,我昨儿也这样问薛蝌。
薛蝌说,那伙计年前说他妈病了